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杨尘云小发牢s (第1/1页)
有时候所谓的爱啊,恶心自己也恶心别人。 我这一生都在逃避中度过,懦弱,自卑,敏感,惴惴不安。 当我以为我或许终于能够云淡风轻的面对一切时,我又感到深深的无力。因为,心里明白,那只是自我欺骗。 无意间刷到一句话。 “不是全然的爱,又不是完全不爱。这或许才是亲情最伤人的地方。” 这话让我深有感触。 但我个人还是觉得,或许要再加上一点。 “不是全然的爱,又不是完全不爱,但是这份感情依旧将你紧紧捆绑,无论因果怎样,你都在道德深渊饱受罪责。这或许才是亲情最伤人的地方。” 三个月。 确诊后第三个月末。 药没了,巨大的副作用让我头晕目眩,上吐下泻,整个人脱力一般,虚弱无比。一阵又一阵恶心感蓬生,我只能闭眼,强忍着挺过去。 然后父亲告诉我: 别吃这药了吧?一点用都没有,副作用又那么大,白花那么多钱,还治不好。 半主动半逼迫下,我药停了。 在停药的那一个星期,难受的我恨不得去死。 但后来慢慢缓和了一点,却让我突然又陷入了迷茫。 其实我有想过把自己的灵魂从rou体抽离,去极度冷漠又客观的看待一切,漠视一切,用波澜不惊的平淡对抗焦虑。 可是心里,有隐隐不安,总觉得我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很小的时候。 我觉得人生就是一本书。 我是其中的一个角色。 我疯魔又怪诞的编撰自己为自己编排戏份,为了让它显得苦情和浪漫,让它沾染悲情的盛大。 我努力上窜下跳了很久,像只滑稽可笑的猴子,努力表演着,表演着。 一开始是希望有人看到,注意到我,后来吧,发现我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小龙套,于是我劝慰自己放宽心,做好平庸的自己就行。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超脱》。 男主人公眼眶微红,表情麻木,带着一丝压抑悲哀,抽着烟,目视远方。 这个片段我在其他地方看到过很多次。 但现在才知道是这部电影里的。 有人说这部电影很压抑。 确实,因为纪录片的形式,我们好像融入了里面的角色,太真实了,真实到尽管画面是鲜艳的彩色,我们也会觉得他灰暗压抑。 看着看着,莫名其妙有了代入感。 开始我觉得自己和男主人公有点像,又觉得自己和那位拥有独特艺术的女孩像...... 但我们只是有某些共同的悲哀点。 换句话说,我也可以是他们中的一员。 对现实抱怨痛恨,然后压抑痛苦,最后陷入彻底的绝望,对整个世界绝望。 救赎不是那么容易,被救回的,就那么零星几个。 某天,父母看到了个年轻人相约景区自杀的新闻。 先是撇一撇嘴,感到了不解,然后再是痛骂和惋惜,骂他们不知爱惜生命,辜负父母......... 最后,状似无意问我对此有何看法? 我先是沉默了一会,好像要思考该怎么回答,又或者是以自己的心路历程去诠释。 但最终我只叹了口气,我不觉得回答对他们有多重要了,他们其实不在乎,也不需要这个答案。 然后我只是微笑着,云淡风轻的开口: “无非是对世界失去留恋罢了。” 对啊,对世界没有留恋了。 可能是心如巨大悲伤绝望,也可能是看淡一切觉得生命无趣,又或许是逃避着什么... 原因有种种,但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死,另一种是活。 无疑,他们选择了解脱。 有人说他们是胆小鬼,没有勇气活下去,也有小部分人说他们是勇士。 那他们该是什么呢? 我们不知他们经历了什么,却能够定义他们的身份?对他们随意评头论足吗? 我又陷入了混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