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短篇rou文合集_【霸歌】传闻中的情敌二三事 良缘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霸歌】传闻中的情敌二三事 良缘篇 (第3/6页)

 此处是藏剑山庄的别苑,想来叶万芳不会久留。

    “未曾想穆兄与叶大小姐的朋友。”

    霸刀山庄的弟子入院,虽然没有人说什么,但警卫的视线确实全都落在他身上。

    “算起来,我们是不打不相识。”不知是不是长歌门弟子天生具有的迷惑性,明明是个武艺精湛的高手,但你瞧着就会觉得他不是舞刀弄剑的人。

    杨乐兮怕柳乐游会不自在,先一步出来等人。他早就从阮曼文口里听说过那个人,与叶家大小姐游历江湖,锄强扶弱的另一位主角。算起来是他的同门师兄,直到见到真身方知传闻非虚,这般清雅俊秀的人,哪像教训坏人如砍瓜切菜的煞神。

    大小姐和神秘侠客的故事集在扬州城有上百种版本,毕竟俊男美女到处行侠仗义,给人印象太深,加上又是借由真人真事加工改编出来的,实在受人欢迎,这个系列才会经久不衰。

    用叶万芳的话来说,阮曼文成婚后不思进取,沉迷美色,难得有了点儿心气想开个茶坊,她便派了藏剑山庄懂得经商的子弟相帮。这次游历回来,还搜罗了不少新奇玩意和书本回来,若非两人的情谊,才不会做把编排自己的最新话本送人解闷这种事。

    柳乐游他们家是霸刀山庄插在扬州的明棋,但这个少年排行老幺,被家里保护得很好,没沾其他事,只钻研锻造之术,所以叶万芳才将人请进来一起用饭的。

    杨乐兮一目十行的将其中一本话本大致看了,笑问道:“芳姐,你和穆大哥当真是两个人就把龙头山荡平了?”

    “这些写书的人就是喜欢夸大其词,龙头寨一两百号人呢,再加上那几个贼首确实有点真功夫,怎么可能呢?”正主当面破除谣言,虽然有点可惜,但合乎逻辑。

    “那……”杨乐兮抬眼在叶万芳和穆岁秋之间来回打量,一个是颇为照顾自己的jiejie,另一个则是看起来脾气温和的同门师兄,于是他便大着胆子继续发问。“书里还写在死里逃生后,那个压寨夫人,那个喜床……”

    “这个就更离谱了!明明我才是美人救英雄的人诶,他们胡说八道的,硬把我的功绩安给了岁秋。贼人看上的压寨夫人是岁秋啊,于是我们将计就计,里应外合!剩下的就更是天方夜谭了,你们想想怎么可能啊,那么大一个山寨,我们肯定联络附近的剿匪军队了啊,大破山寨之时肯定是和人家一起清点赃物和安抚被抓来的百姓。写书的人为了销量乱加些艳情的部分,什么杀了贼首后在喜床颠鸾倒凤的,实在是难以理解。”

    穆岁秋呛咳出声,满脸尴尬。“阿芳,慎言。”

    “也亏得他们乖觉,改成什么夜大小姐,要不然我一定打得他们满地乱爬。”

    实际上以他们事迹为原型的故事书实在太好卖了,很多人都在编写,禁不掉,真的禁不掉。

    “那芳姐你和穆大哥,你们……”

    知道杨乐兮想问什么,叶万芳更激动了。“那真的是谣言啊!我和岁秋就只是好朋友,我们真的成不了!男女之间是需要感觉的!更何况他要与我分道扬镳了,去长安出仕做官,真是气死人了。”

    照这么看,这个系列的话本以后也不会再有更新了。

    1

    “穆师兄想走仕途吗?”对于长歌门的弟子来说,走仕途很正常,毕竟门内出了不少高官,若有真才实学,出将入相也并非不可能。只是现在世道浑浊,天子羸弱,太后擅权,内忧外患之下王孙公子们依旧奢靡,做官可以说吃力不讨好了。

    “嗯,仗剑江湖或许能救一村一寨,但我想帮更多的人。”穆岁秋虽然语气温和,但眼神坚决,看得出并非一时兴起。“将来穆某若能谋得一官半职,诸位故友路过长安时,可来一聚。”

    穆岁秋的相貌过于惹眼了,这样的人去到鱼龙混杂的长安城,无异于羊入虎口。即便他有武艺在身,也难保不会有其他暗算。

    “对了阿芳,这位小兄弟看了霜明剑后,想见一见铸剑的高人,不知是否能引荐?”穆岁秋看了一眼柳乐游,想起此事。

    “听说江湖人称玉面刹的刘夫人,她使的那对鸳鸯刀就是柳四公子所铸。若无此刃她只怕也报不了血海深仇,之后声名大噪,谁人不知那对宝刀?只可惜我师父不在山庄,等他回来我和他说一声,必让你见上一见。”

    “即是如此,感激不尽。”柳乐游赶忙行礼。

    “柳四公子不必客气,于锻造之术探讨学习,切磋进益,我并无芥蒂。”这顿饭吃得很愉快,叶大小姐是健谈之人,提到诸多江湖见闻,经她一讲,着实有趣。

    两人满手空空的进了叶府,回来的时候却拉了满满一车特产,全是叶大小姐带给阮曼文的礼物。

    “我原本想着兄长已经够好看的了,今天见了穆师兄方知人外有人,他那般的人物,真去了长安只怕没有安生日子。自兄长继承家业后,我们家与长安世家偶有往来……兄长尚有根基还屡遭sao扰,穆师兄没有倚仗,岂不是会被生吞活剥?”穆岁秋文武双全,眉目如画,自然而然让人心生好感。因此,虽只是短短一面,杨乐兮却免不了为他担忧。

    “穆兄应当是知道的,这个决定也不会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1

    “我回去求兄托人长写封引荐信,爷爷曾与长安城某位高官有些微薄交情,恰巧与我家同姓,小时候还随爷爷拜会过他两次。穆师兄去长安赶考的时候能得他的照应,那群人可能会收敛些。”

    见柳乐游盯着他看,杨乐兮忙正了正衣冠,发现并无不妥。“盯着我做什么?”

    柳乐游却是微微一笑,满是毫不遮掩的赞赏。“没什么,就觉得你人真好。”

    杨乐兮愣了半晌,忽而回望向他,展颜一笑。

    杨乐兮小时候性子顽劣,他的爹娘做主将他送去了长歌门求学。回来以后,他们发现小儿子虽受了诗书熏陶,不过是外表能骗骗人罢了,内里却是没变的,当真失望。后来还带坏了杨昆阳,教唆兄长违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执意娶了阮家的小姐进门。结果新来的儿媳妇也是个读过书,混不吝的性子,他们既说不过也气不过,想着眼不见心不烦,索性一走了之,最后支撑不了家族产业来求他们时好好收拾一番。哪知道杨昆阳夫妇还真的撑住了,反而将他们踢出了局。这些不顺心,他们大部分算在了小儿子的身上,对他的婚事不管不顾也是有些置气的原因。

    先前叶大小姐说他嫂子成亲之后沉迷美色其实并不完全,若非嫂子全心全力帮着兄长,如何能应对各方发难的人。这些年稳定了以后,嫂子才能抽空想想自己要做的事,他有心帮忙,但兄嫂都只想他好好完成学业,当个快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