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 (第1/2页)
奉天城近日阴雨连绵,没个晴天,潮湿闷热,教人透不过气,浑身不舒服。 屋里响起淅淅沥沥的水声,就一盏紫檀珐琅六方宫灯朦朦胧胧亮着,秋见怜借着那点亮堂,反复浸湿、拧干那块手巾给赵见山擦身子。 秋见怜眼眶红红的,要落不落的泪珠在眼里打圈。 泪眼朦胧地瞧着日渐虚弱、骨瘦嶙峋的赵见山,温热的手巾贴在他胳膊上,缓慢擦拭。 赵见山状似无奈地浅笑两声,艰难抬手去揩去秋见怜眼尾若隐若现的泪花子,那指尖扫过秋见怜眼睛,痒痒的。 声音沙哑,犹如摧枯拉朽的风箱。 “又哭。” 他未说还好,一说那眼泪就彻底从眼眶里滑下来,秋见怜薄唇抿直,强忍着不愿哭出声,手上动作依旧。 赵见山是赵老爷的外甥,他娘嫁给个医馆老板,寿仁堂是奉天城里的百年老字号,门口那地砖上刻着始于康熙年间,据说康熙还吃过他们家的药,是真是假亦不可知。 可惜他娘生他前就染上了抽大烟的毛病,瞒着他爹嫁了,所以赵见山打娘胎里就带着不治之症。 他爹也因为骗婚这事不太待见他和他娘,等他娘死后三年又娶了两房妾室。 原有咸丰皇帝特赐“益寿如意膏”,一时如意膏风靡,号称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连奉天城也遭殃,多少人抽得倾家荡产,却也食髓知味。 寿仁堂受这邪药挤压,几十年来颇有下颓之势,到他爹手里彻底断了传承,冒祖宗之大不敬,兑给了洋人,开起了西医馆,卖上了洋药。 最可笑的是他赵家本家就是因为倒腾如意膏发的家。 赵现山在奉天城鼎鼎有名:寿仁堂的少东家,赵老爷的外甥,再有一个,就是他娶了男人。 虽说八大胡同里搞男妓的比比皆是,哪里都不乏龙阳之好,但这么明目张胆娶男妻的恐怕他赵现山是第一个。 赵现山自家没落,一家十几口人死的死,散的散。 赵老爷给他接回本家养着,却也不给他拿什么好药吃。 据说是因为赵老爷跟他jiejie二人情深似海,寿仁堂那个对他jiejie不好,嫁到他家两年就没了,古有爱屋及乌,今也有“恨屋及乌”。 但到底赵现山还是自家孩子,遂给他从小巷子老破屋接回了本家。 其实接不接回来都一样,赵现山早已病入膏肓,只进气不出气。 院里的下人都不愿意来屋里伺候,赵现山也不在意,由着他们,不肯强人所难。 赵现山有个小女儿,旁人都以为是他跟外室的,殊不知这孩子是秋见怜亲生的丫头。 眼下这孩子寄在老太太膝下养着,不愁吃穿不说,山珍海味、鼎铛玉石也常有,不用再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秋见怜是个双,是个不男不女的畸形,整个世上除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就只有赵现山对他好。 赵现山瞧着秋见怜眼泪花子越掉越多,不禁抬手给人搂在怀里,像哄孩子似的抱着,给他拍背顺气,嘴上喃喃着。 “哭吧我的小白牡丹花,哭够了就睡吧,我陪着你。” 秋见怜瞧着赵见山不成人的模样,心里像有万千把刀子在割。 不禁扑在他身上拗哭连连,趴在他心口处,濡湿了赵见山胸口那小片衣襟,拿他衣襟当帕子使,攥的皱皱巴巴。 赵现山摸着他头发,再捧起他沾满泪的脸轻声说:“你之前还吵着说要养小狸奴,你瞧,咱们家不是早有了一只爱哭鼻子的小花猫吗。” 赵现山没什么气力,方才下人送来绿豆银耳羹,说是三伏天解暑的,可这羹汤却没煮熟,秋见怜只尝了一口就倒了。 厨房日日送那些流食来给赵见山吃,本就咽不下吃食,眼下更甚。 他深夜时常感到胃部灼热疼痛,怕惊扰好不容易睡着的秋见怜,总是强忍着,给自己折腾的没人样。 他生性温吞,眸色温润如水,素来不爱争抢,不为自己气息奄奄的性命担忧,倒更怨恨自己连累了秋见怜。 秋见怜知他心中所想,抽噎着去亲他微凉的唇,湿咸泪落在两人唇中间,叫赵见山卷如唇齿中。 赵见山嘴唇苍白无血色,秋见怜日日给他喂水,若是喝不下就沾些到他唇上,不算太干燥。 那双狐狸眼睛泪蒙蒙,倒是更有一番风韵,不似风花雪月,更像离人哀愁。 抱着他的脖颈哭了好一会儿,哭累了索性趴在他身上睡着了。 赵见山侧搂着他,拍背动作不停,瞧他肿的像核桃似的眼睛,轻声哄慰着:“睡吧睡吧,睡着了就好了。” 赵梁颂从上海坐轮船回来了,同青帮谈成好大一单生意,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