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朝廷的一条好狗。 (第2/2页)
统?王法又何在?天理又何昭? 於是为了彰显朝廷的威严和法度,当时统帅慎独的组织头领,也就是当今世子苏如盛下令,命成絮逮捕刹修罗回来伏法。 说好听点叫伏法,说不好听点,那就算追回来了,也逃不过一字「诛」也。 以此方能显帝王本色,以儆效尤。 可成絮却做的更绝。 十多年前在佘河处,他寻到刹修罗的踪迹,与其打将起来之时,连拼了三天三夜亦未见分晓,拼尽了内力便只得拼气力,琴都当做板凳一般往外直抡了,直到打落他手中钝刀,这才换来成絮险胜,得空一弦拴连暗器陡发,正中刹修罗心头三寸,热血溅了彼此一脸一身。 后将此人尸首拖牵在马后,怕是打算将此尸直接从佘河拖回位于东城的慎独总部,只不过天公不作美,逢上了一天整的暴雨,佘河这边地貌又多砂砾,本就路面极不平整,石子路坑坑洼洼,不消多时便磨毁了绳索,拐山崖的时候,一个没注意,他是奔马过了弯路,却将这尸首不小心甩下了万丈深渊。 於是风波就只能以此告终。 那几年世人还多论道此事,说那其实是天公作了美,让刹修罗能早得解脱。 死在昔日故交之手,还是这般惨状,青山若能记侠骨,那便替这天下记住了他。 此举之后,江湖人更是对「三清妙音」几多不齿。 暗地里都对这事有了心照不宣的新结论。 但却愈发有人敢在明面上表露出来了。 有人好好奇了,这其中又有何缘由? 洒扫的店小二摇首尴尬一笑,噤了声,不敢多加言语。 ——但凡能让老百姓讳莫如深的,多半都是能跟皇家挂上关系。 这普天之下,你说尽了天下人的不好,也不能说皇家的不好。 不然当先斩的便是你。 这边却有人眉飞色舞的暗暗提点,那边仍有人不解—— 说这成絮不是早就入了慎独,本就是皇室的人了,那为甚么有些人提起江湖,还非得把此人也算进去?明摆着他都不算江湖份子了。 此言一出举座大笑,最角落坐了个塞外的糙汉,身侧立了一斩马刀,看起来便是个江湖落拓客,行行走走,走走停停,於是也不忌讳如何口出狂言被人盯上,大大咧咧同这年轻人解惑道,「此话不差,但小兄弟你可知道,即便不因江湖事提他,成絮这个人,也算是别有洞天了。」 这汉子话音未落,周围知情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独这黑衣玄袍的年轻男子被围坐正中,依旧满脸不解的天真模样。 这事还得细从十多年前,苏如盛让成絮去追杀刹修罗这事说起。 混江湖的都知道,原先江湖上出现过一对令人羡艳的知交挚友,二人文武相当,性格看似相契。 为甚么说看似相契,因为从面儿上来看,一个江湖潇洒客,悍刀行天涯;一个出尘冷傲人,携琴游相随。 这二人便是当初代号刹修罗的温广山和三清妙音成絮。 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有温广山的地方,便有成絮。 其实真若按实了来说,那成絮才该按上刹修罗的名号,因为他脸上甚少见表情,也不喜笑,冷峻高傲的一张脸,怀琴随行之时,身形翩若鬼魅,影踪瞬无,如那冷冷月下的惊鸿掠影。 倒是那温广山,腰间斜挂着一把漆黑没鞘的钝刀,嘻嘻哈哈的,走起路来连个正形都无。 却偏偏就是这么一对性格迥异的人,成了知交好友。 这二人初出茅庐时皆是十七八岁,青峰试剑的恰好年纪。 後来直至二十五六,成絮才被招入慎独。 若说之前江湖上只把他称之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江湖散人,就连这三清妙音的称呼也都是後来他入了慎独之后,才愈发被叫的响亮起来。 ——虽说多半却不是因这雅称本意所指。 他这称号,同那日戏谑他别有洞天的称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皇家的人不敢提,可碍不着喜嚼舌根之人换个更难听的讲法暗着提。 其实真若论姿色论冷傲,他并不输于当今祈天的第一开国功臣——顾大人。 若论侠情论洒脱,他也不输于那个一直走在他之前的挚交——温广山。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无论哪点拎出来都可独挡一面的成絮,偏偏不温不火,无人问津。 从前世人论起—— 1 「三清妙音啊……那个人,好像并非江湖侠客。」 如今世人再论起—— 「慎独的那个成絮啊,朝廷的一条走狗罢了。」 好事人再添油加醋几句,把那八竿子没犯着他们的天狼主也拖进染缸: 「这苏家的天下,将天狼族狼主都收归麾下了,区区一个三清妙音,又算得了甚么?」 言罢一阵故作虚伪地摇头晃脑,以此更来彰显自己的通透不凡: 「不足为奇,不足为奇……」 红泥小炉里火燃的更旺,零星蹦落的荜拨中漏了一两句旁若无人的叹: 「只是可惜了那一代豪侠刹修罗,半世英明毁在他这挚交手里不说,还枉死在他弦锋之下。」 塞外的初雪又开始落了,裹得厚实的垂髫小儿不懂大人们在高谈阔论着甚么,只咿咿呀呀地念叨着他们未曾见过又向往的世界,满目是如出一辙的自认通透: 1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旁侧有鹤发郎健的老人啊呸一句,「我大塞北悍刀御风行的娃娃,想甚么糯软无骨的江南?」 垂髫小儿便也立时噤了声,不敢壮着胆子反问一句: 「那你们也没入过江湖,为甚么还天天尽念叨着江湖上的人事?」 ……人心繁复,大抵如是。 无论塞北还是江南,无论朝廷还是江湖,总有那样一种莫名的向往和崇拜,莫名的风波与恶语。 都说侠客老死朝廷最为世人所不齿,可若细想来,老死江湖也是可惜。 但凡与老死二字挂钩,本就是憾事了。 可人生何患无憾,怕只怕无心安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