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叶英×沈剑心】方外三千_第六章无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无违 (第2/3页)



    这也是他和“沈剑心”最像的时候,那人留给江湖人的印象即是如此——一个认真又孤独的剑客。

    宽大的白衣在院中高高的梨树下翻飞,白的花瓣随着风动,簌簌落在沈剑心的白发上。他习完功课,摸摸头,苦恼:“啊啊啊,忘了剑气扰动,早知道就换个地方练剑了!”

    叶英忍着笑,走上前去帮他挑拣花瓣时想,梨花开,春天到了。

    的确是春天到了。

    华山上的冰雪消融殆尽,开始覆上郁郁苍青,原本大雪封山而鲜有人迹的纯阳宫也来了许多香客,从银霜口到天街,都热闹得很。

    本来往常沈剑心最喜欢在这个时候前往天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小玩意儿可以买,但他刚被绑架过一次,加上叶英不爱凑热闹,沈剑心也不去了。两人就凑在这清净的小院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除了练剑看书就是吃饭聊天,顺带让沈剑心点评叶家厨子的手艺怎么样,根据他的口味调整菜品。

    这样的日子过得平淡而又太美好,几乎是只在梦里出现过的场景。

    曾经沈剑心死后,叶英那几十年中和沈剑心有关的梦境都是如此。一方安静的小院里,寡言少语的道长闭眼靠在他肩头,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没有一句交谈,也没有任何动作,这却是他们最亲密的时候。

    毕竟当年他们虽互相明白彼此的感情,却从未有人戳破那层窗户纸。沈剑心要自由,叶英理解;叶英要护藏剑这一家子,沈剑心明白。多少次的靠近又走远,难以言明的话语,最后都化在了一杯叶英喝剩下的残酒里,让他确认,有些话是不能说,而非不存在。

    这也是叶英所有关于沈剑心的残破记忆中最清晰的场景。身负天道之剑的青年道长路过藏剑山庄,给他带来一壶从蜀地得来的佳酿。

    叶英那会儿刚出关,双目俱盲,却还有心情与沈剑心开个小玩笑。

    他说真不巧,只是几年不见,就再也看不见你长什么样了。

    沈剑心在他身边站了许久,什么也没说,给他倒了一杯酒。

    叶英不太喜欢饮酒,只喝了半杯,沈剑心却是像有心事一般,闷声喝完自己的那份,最后还拿起叶英面前剩下的半杯酒一饮而尽,对他说,我要走了,这次不要等我。

    叶英总是在等他的,沈剑心知道。就算自己说不要他等,叶英也会固执地在这里等待。所以沈剑心此前从来不会说让叶英放弃,他只会在每次出离叶英近的任务的时候快些、再快些,好抽出时间去看看那天泽楼前的背影,或者在剑冢外面,小心翼翼问一声平安。

    所以他这话说得莫名其妙,令人费解。叶英此时并不知晓他何出此言,但仍旧是照常等着他来。

    直到两个月之后,叶英才知道沈剑心为什么会这次忽然说让他别等了。

    稻香村被毁的消息很重要,也很微不足道。待这件事传到叶英耳朵里时,他已明白为何沈剑心一去不回,又为何让自己不要再等。

    此时沈剑心还尚未在江湖上名声大噪,和稻香村有关的后续消息中,也没有任何此人相关的影子。他想找人问问沈剑心去了哪里,可此时才发现,他对沈剑心的认知是那么浅薄,除了他出身稻香村、又拜入纯阳外,竟一无所知。

    他只能和从前那般一样,日复一日地等下去,一年,两年。等待的同时继续搜寻江湖上的消息,企图从只言片语中找出沈剑心的痕迹。

    很多消息模棱两可,并不能从其中判断出是谁。沈剑心一向都作普通纯阳弟子打扮,不报上名姓,便丝毫不起眼。消息里有的说见过纯阳弟子在瞿塘峡追杀十二连环坞的人,有的说见过纯阳弟子在天都镇救助感染疫病的老人,还有的人说在蜀中也见过纯阳弟子,种种消息,没有名字,无从分辨是不是他。

    终于在第三年的某一夜,叶英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起身时摸到桌上还有一壶美酒,于是便坐在桌边为自己斟上一杯,结果方才喝了一口,就被人劈手夺去。

    这次沈剑心没有喝酒。

    青年道长把剩的那半杯酒随意倒掉,用轻松的语气说,我回来了。

    叶英当时怎么回答的?

    好像他一句话都没有说,也没问沈剑心这三年去了哪里。

    叶英只是轻轻笑了一声,然后摸起另一个酒杯,又满上一杯,却没有再喝,只是和那个空杯子放在一起,紧紧挨着,正如两颗未曾言明、又彼此靠近的心。

    这便是残缺的记忆中最大的一块。

    此后几十年,叶英亦没有过问一句沈剑心在江湖上的事。他等,他会来,这便是叶英所有的期待。

    直到叶英拾回那只至死不肯放下剑的手,又亲手将其埋在自己窗外,从此这样的期待,便只剩在梦中时青年道长靠在自己身上的浅浅暖意。而他身上越暖,叶英的心里便越冷。

    “叶英?想什么呢。”

    少年轻快的声音打断了叶英的思绪,沈剑心递过来一块蝴蝶凤梨酥:“我觉得这个好吃,你也尝尝。”

    叶英接过他手中的酥点,没说自己已经吃过很多次这种扫兴的话,如同初次品尝那般轻轻咬了一口:“确实很香。”

    “你家的厨子也太会做饭了,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以后你们离开,我怕是再也吃不惯天街卖的粗制点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