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金鹰影后vs生态博士 (第2/2页)
放在膝头。她没有点开主账号的微博,那个号平时由经纪团队运营,她很少亲自过问。她指尖划过几下,打开另一个页面——她的私人小号,一个外人几乎不会注意的角落,封面只是随手拍的落叶和雾气。 徐兮衡带队成功守护万亩湿地的热搜已经掉到了二十开外,评论区比几个小时前更加冷清,但视频还挂着,她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在那条视频下轻轻点了个赞。 然后,她手指落在评论框里,敲出一句悄悄藏起来的话: “全世界最闪亮的阿衡,是我终生的唯一偶像。” 发送。 她看着那句评论缓缓滑入海量留言的长河之中,如一滴水落入雾,悄无声息。 ** 初夏时节的北望湿地,仿佛一整片绿意被捧在天地之间。大片水泽在阳光下泛起琥珀色的倒影,风吹过苇草,发出潮水般的簌簌响声。几只白琵鹭自远方掠过,羽翼沾着湿气与晨光,缓缓降落在水草间。岸边苔藓密布,浅水之中浮着睡莲,青蛙不时跃起,又迅速沉入清澈的水底。 远方是斑斓的树影与若隐若现的科研站屋檐,近处是刚刚驶入的一辆中型节目大巴,九位嘉宾陆续下车,脚步轻快,神情各异。 小鲜rou男演员程也是第一个跳下车的,脚步落地时用力过猛,差点一脚踩进泥洼,连忙笑着摆手:“我不是紧张啊,我是热身!”他白净干净,笑容明媚,话却不少,热情地朝每位同行挥手打招呼,连Annabel宋都被迫回了个点头。 志愿者大学生白致远背着个沉得夸张的户外包,走下车时显然比谁都熟练。他眼里写着兴奋,脚步稳,第一时间把自己身上备用的驱蚊贴掏出来发给女生们。林洛戴着墨镜,一边接贴一边小声调侃:“大学生都比我们专业,怕不是我等‘演员’来当陪衬的。” 老戏骨魏燕秋落地第一件事是四下打量:“这地方真能拍出东西来?”她穿着一件略显张扬的香槟色防晒衣,看起来和眼前这片未加修整的泥地水泽格格不入。 “姐您小点声,人家湿地是有灵的。”硬汉派男演员韩焱笑着说,语气吊儿郎当,眼神却快速扫了圈摄像机的位置。 唱跳偶像叶悠然刚下车就嘟起嘴:“我能申请先休息半小时吗?我晕车……”她被自家助理递来的糖果哄得半晌才回神。 伏苓是最后一个踏下车的。 她戴着一顶压低的遮阳帽,一身灰绿调野外作训服,腰间别着节目组分发的对讲器和数据本,步伐稳、背影极挺。即便没有妆发、没有滤镜、没有走红地毯的礼服光芒,她一出场,依旧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她的气场不是刻意散发的,而是站在那里,就能让人意识到她与其他人不同——她刚刚获得金鹰影后,是这个夏天热搜最频繁的名字,气质冷静却不拒人,温柔中带锋,像初夏日光下某种蓄势待发的植物,优雅而强韧。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初到的窃窃私语中时,前方不远的科研站屋檐下,几道脚步声由远及近。 为首那人穿着一身深灰冲锋衣,护膝和登山靴上沾着明显的泥渍,仿佛刚从水泽深处走出。他体型高大,魁梧健壮,眉骨凌厉,黑发微湿,目光沉静。他身后是一个小小科研团队,四五人左右,有男有女,服装统一,背着采样器械和地图资料,有的脸颊晒得发红,有的还在用小本记笔记。 一群人从科学意义上走来,穿越芦苇和野地,仿佛是湿地真正的守门人。 男人停在众人面前,语调干净有力:“大家好。我是徐兮衡,生态学博士,目前担任北望湿地生态恢复项目的总负责人。”他抬手略微指了下身后的科研组,“这是我团队的几位同事和研究生,他们会在接下来的几期中配合拍摄任务,提供专业支持,也会负责各位的基本安全。” 众人一时间收敛了些许玩笑。 徐兮衡站得笔直,眼神平静,举止克制,却不自觉带出一种令人生出敬意的锋芒。他不像常见的学者那样拘谨,也不像艺人那样外放,他的存在感更像是一块安静却坚硬的岩石,藏在水底,支撑着整片湿地不被塌陷。 伏苓在众人身后抬眼,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随后便抬步走出队列。 “徐博士。” 她轻声开口,步伐从容,神情明亮,站在他面前自然地伸出手,“我一直是您的粉丝。” 空气忽然像被细雨润湿一般安静了一秒。 伏苓脸上带着极真诚的笑意,声音不高,却非常清晰:“从您还在红山沙地项目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您了,那时候生态观测年报我每年都找来看一遍。尤其那年您写湿地不是‘废地’,而是‘被压低的灵魂地貌’,我一直记得。”她顿了顿,又认真道,“我特别感激您和您的团队做的事。这片地方太美了,值得更好地被看见。而您……在这片湿地里,整个人都像在发光。” 她说得自然,毫无羞涩,也无一丝做作,就像是一个真正的粉丝在见到自己偶像时最真挚的表达,只是这粉丝——刚刚拿下了演艺圈最重的奖项,是全网公认的“不可高攀”。 徐兮衡轻轻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几不可察的柔意。他嘴角微微一抿,点头回应:“很高兴见到你,伏老师。” 伏苓抿唇笑笑,退回原位。 摄像头定格在这一幕,连节目导演都低声在耳麦里说了句:“绝了,发光的两个,一见面就嗑疯。” 直播弹幕随即炸开,像浪潮一瞬涌上: 【她、她说他发光了……我心跳真的快了一下】 【“湿地不是废地,是被压低的灵魂地貌”??这台词太诗了吧】 【我不懂湿地,但我懂磕!】 【演员粉+科研粉+纪录片党,一起集合了】 【怎么感觉他们不只是第一次见……眼神太熟了啊】 【伏苓一开口我就被治愈了,她的语气真的有诚意】 【这才是真正的优质路人好感型发言,没端架子,又不卑不亢】 【不是,徐博士的“很高兴见到你,伏老师”我能听三百遍!】 【这才是人类初遇该有的温柔氛围吧……像一场轻轻落下的雨】 【已截屏!两人同框太上头,我要立刻开剪混剪!】 更细心的观众也开始分析: 【伏苓提到红山沙地项目,那是十年前的冷门案例啊,她真粉吧】 【“整个人都像在发光”这句太真了,我信了】 【我太好奇她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徐博士的】 【那种平静又坚定的眼神……我已经不需要剧本了,就看他们站在一起就够了】 而在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上,新一条词条正悄悄爬升—— 伏苓徐博士初遇名场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