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台东跑船的原住民--2 (第1/1页)
访谈完美芳的小叔公之後,晓红连接着又访谈了美芳的大姨丈、三姨丈、小姨丈,以及大姨丈的儿子等四个人的跑船经验。等於说访谈了美芳家族三代人的跑船经历史。前两代人跑船的经验差异不大,都去过很多国家,也都经历被扣留或被当地舰追杀的危险,船公司恶X倒闭拿不到薪资,等到有较好的收入,盖了房子,家境宽裕些,就想要回到陆上工作。第三代的男X十七岁去跑船,远洋一年就回来。前两代把跑船当做正式工作,赚钱,养家,第三代跑船b较是当兵前的打工。 对照大环境经济,甘屋部落的男X,五、六零年代是跑船盛期,此时正是台湾远洋渔业的h金期;进入七零年代,远洋渔业逐渐引进外籍劳工,又台湾各种公私建设蓬B0,这些跑远洋的阿美族男X又一个个回归到陆从事木工工作,盖房子的板模、水泥等工作,南回铁路建设各种劳动工作。等到八零年代,建筑业盛期消退,台湾吃槟榔人口渐长,原乡有土地的人放弃种释迦改种老叶,没土地的人向白浪租地。美芳的大阿姨、三阿姨、她母亲和小阿姨,四个家庭都在种老叶,大阿姨和美芳母亲家的老叶田都是自己的地,而美芳的三阿姨家和小阿姨就是没有自己的地而向隔壁村落的白浪租地来种老叶。跑船让甘屋部落的男X都得离开原乡、离开家庭,而种老叶却让他们得以留在自己的土地上与妻子共同守护家园。晓红在甘屋部落采访时,观察到美芳家族四个家庭日常生活彼此关照,家族聚会非常多。而且还常常一起前往溪里与海边去采集食物跟捕鱼。感觉很像她在文献看见描述阿美族人家族紧密生活的景象,只是部落周遭的稻田变成老叶园。 跑船让甘屋部落坚固的房舍一间一间盖起来,也让家中孩子一个一个持续求学;表面上,跑船让家中物质环境改善,那会不会有JiNg神X的破坏?有的,在晓红访谈中长年跑船的男子也有人因为长期缺席家庭活动,没参与孩子成长过程,造成与孩子关系疏离,与妻子情感淡薄。美芳小姨丈的故事就让晓红感慨不已。 准备访谈美芳小姨丈时,美芳特别交代晓红要带ㄧ瓶宝丽达,她说小姨丈平日很忧愁,不太Ai说话,不过喝了酒就很健谈。美芳小姨丈是个身材壮硕的50岁男子,在知本温泉某饭店担任清洁工,可能是因为常喝酒,脸sE略显憔悴。他说美芳的mama很照顾他所以美芳说要他来受访,他立刻从知本过来。 他是入赘後就被美芳外公带去一起跑船,後来为了赚更多钱,他转去三百多吨的远洋渔船工作,跑一次起码要一年两个月才能回家。他的船公司没有安家费,算红利的,补多少卖多少,船员分多少,很不固定。刚开始一个月只有三万,後来捕抓的鱼货量好红利多一些,赚的钱养孩子、盖房子。由於长年在海上工作,四个孩子出生时他都在船上,久久回家一次,孩子的生日、毕业典礼他都没办法参加,等到跑了16年船回到陆上,孩子都长大毕业了,虽然可以天天见面却和他很不亲近。 其实晓红访谈跑船男子的经历大多因长年在海上必须与孩子聚少离多,和美芳小姨丈的情况差异不大,不过多数男子与孩子的相处情形倒是没有太不好。小姨丈会和孩子关系疏离,深入一点来看,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夫妻情感不佳造成。小阿姨是一个很有自己主见而且热Ai工作的nVX,她到山上种姜,贩售给白浪。因工作需要请了一位同部落的男子协助工作,长期相处而有了感情,後来两人一起种老叶园,更是无法分离。这位男子对美芳的外婆很好,对小阿姨的孩子也非常关心,应该说他取代了长期跑船不在家中的父亲地位。小姨丈是很多年之後才知道这件事情,他认为因为自己是入赘的,所以家族的人都偏袒太太,没有人站在他这一边。因此他回到陆上时,没有和家族一起种老叶,而是去知本从事饭店清洁工作。工作之余就借酒浇愁。 丈夫跑船离家千万远,在船上辛勤工作;妻子在家独自养育孩子又得兼顾工作。这样夫妻相离的船员家庭,需要双方坚忍相挺才能度过几十年分离的岁月而情感依旧。晓红认为小姨丈跑船十几年後夫妻亲子崩坏的情形应该算是正常,而其他依旧稳定的家庭或许是nVX千万忍耐的果实。不过在甘屋部落访谈起来多数跑船家庭还能维持稳固应该归功於教会的力量,也就是教徒们恪守一夫一妻的信念。美芳曾经说过她小阿姨X情叛逆,从小就不Ai进教会。或许也是这种不想受宗教箝制的X格,小阿姨才能活出自我需求的生活。虽然为小姨丈的生命嘘唏,但似乎也没甚麽谁对谁错的判断。 晓红觉得这份田野工作b起以前在花莲做旅客问卷让自己的生命视野更加开阔,於是她更认真投入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