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8、烟柳画桥,十里秦淮  (第1/1页)
    张执象本以为前世没有师傅传授,才没有仙缘,现在听四叔讲完调养之後,才明白长生不老的前提,首先是健康……    残缺之人,後天尚不饱满,如何返修先天呢?    只有失去过健康,才能T会健康的可贵,我们常说“多运动、少熬夜”都是很简单的道理,可在真正得病之前,谁在乎?    八段锦此类养生功夫,明明知晓经常练习对身T有好处,可有几个能每天坚持?    大道至简,却无捷径可走。    唯有脚踏实地,潜心修行。    ……    张执象的心并不浮躁,但在听完调养以後更加沉淀了,他没有想自己天赋如何,没有想练到了什麽程度。    除了站桩以外,每日早晨多了九yAn炼目和一套八部金刚功。    若是练功累了便抄书。    也可以说是背书默写,他前世只得张至顺道长传授金刚长寿功,虽然跟h中g0ng熟悉,但并没有哪个师傅有意收他为徒,所以不知修行门路在哪。    他看了许多书。    道德经、庄子、h庭经、悟真篇、指玄篇、X命圭旨、太乙金华宗旨、炁T源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其实并不适用於这些道经。    不懂的时候就是倒背如流,也不知道什麽意思,因为修行这件事,每个人都不一样,必须结合自身实践,才能懂得这些前人总结的经验规律为何物。    他一来没人领路,二来身T确实不具备修行的条件,所以不曾入门。    前世苦求而不得的东西,今生若非生在天师府,张执象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有这份从容,他感激上天给他的恩赐,也不吝啬於将所知赠还给这个世界。    抄书的时候虽然还是不得其要,不懂那些内容。    但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格外心安。    在狮头镇又待了三天,便再度起航继续北上,这座充满了江湖气息的镇子,还没怎麽T会就离开了,也不知四月份的时候,这片水域又会有多少腥风血雨。    出鄱yAn湖,沿长江而下,舟行两日达安庆,复行五日,便可抵达应天。    在快要抵达应天的时候,张执象终於将太乙金华宗旨默写完毕。    全书共十三章,分别为:天心;元神、识神;回光守中;回光调息;回光差缪;回光验证;回光活法;逍遥诀;百日筑基;X光识光;坎离JiAoHe;周天;劝世歌。    如果是门外汉看到此书,注重的应该是百日筑基等内容。    但张永焕在张执象抄书的时候,前面几章常常一读就是一整天,而从逍遥诀开始,就只是快速浏览,只读一遍。    待张执象将书写完。    张永焕的第一感觉则是:“虽说是直提X功,不落第二法门,可我觉得此书,应该还是为了在丹道当中择出一条路来。”    “写此书的目的,更像是为了正本清源。”    “这天心回光就是本源。”    张执象疑惑:“书……没用?”    张永焕坚定摇头,表示:“自然有用,但先前期望太高,就不免有些失望,怎麽说呢……《太乙金华宗旨》确定了天心回光的重要X,但却讲的b较片面。”    “还需补全之後,才能解决金丹大道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张执象似懂非懂。    张永焕笑了笑,说道:“这不是你需要考虑的,即便没有完全解答,太乙金华宗旨依旧是一本上品道经,如若朝廷有重修道藏的话,肯定会收录进去的。”    说着话,看向窗外忽然繁华了的景sE。    张永焕柔声道:“这几日都在埋头写书,前面就是应天府了,先放下笔吧。”    “嗯。”    大明有两京,顺天府是首都,应天府是陪都。    但就繁华程度而言,顺天府是远不如应天府的,这里是整个江南的枢纽核心,他们出长江,经由秦淮河走集庆门入城,穿过应天府巍峨高大的城池的那一瞬间,便已经身在十里秦淮之中了。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用来描述杭州的词句,用来形容应天府也恰到好处。    那莺歌燕燕,丝竹之声不绝於耳,明明身处红尘场中,看着那挑灯的画舫应着日暮渐行於江面之上,却不觉半点庸俗……    张执象站在船头,蓦然间有糖果淋下。    怔然间抬头,看到的是少nV们掩扇娇笑,有大胆的甚至邀请他上去玩耍,那不是画舫,而是富贵人家的游船……    “哈哈哈,十年後再来,莫不是少年青衫薄,陌上人无双?”    王源之人还未到,打趣的声音便到了,王绦阙跟着父亲後面不由撇了撇嘴,不论傻与不傻,张执象那唇红齿白的少年郎,确实是丰神俊逸的模子。    雨水似懂非懂,但却有种少爷要被抢走的感觉。    她拉着张执象的袖子,紧张道:“少爷,可不能当老爷说的那个风月班头,老爷最不正经了。”    “哈哈哈……”    王源之、张永焕、郑荣生等人哈哈大笑,王源之说道:“看来张秀才是个妙人。”    “确实风流倜傥。”    张永焕也跟着说道,张家村就那麽大,张永焕与张百川是同龄人,自小打过不少交道,在结婚之前,张百川确实是个风流才子。    他不喜读四书五经,但却依旧十六岁中秀才,哪怕是在江西,这也是极罕见的。    更何况他饱读杂书,又颇有才情。    可见当年在这应天府赶考之时,这十里秦淮是如何欢迎。    张永焕最佩服张百川的是,入得了红尘场,cH0U得了清白心,自从完婚之後,往日的繁华似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不见,张百川能够甘之如饴的留在张家村陪媳妇,每日清闲,怡然自得。    这份心X,当属上品。    张永焕希望张执象能够学得他父亲的那份洒脱自然,俗世不当是樊笼,从心而不逾矩,游刃有余,方是自由。    心豁达了,天地便也就宽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