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灵诀之逃之夭夭_第三十七章:探寻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探寻1 (第1/1页)

    回到酒店,桑聿腰间裹着浴巾站在镜子前,用手擦拭满是雾气的镜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脑海里闪现过去的记忆……

    “师傅,为什么我要背这些绕口的东西?”小桑聿坐在书桌前嘤嘤啜泣,刚才因为背错了一个字,被师傅罚抄写100遍,他已经连着好几个小时没休息了,握着笔的手又酸又疼。

    师傅表情严肃,神情冷漠,“让你背你就背,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三年后,小桑聿被关进漆黑的屋子里,师傅命他必须独自一个人待一整夜,他害怕的大哭,不停的敲门,“师傅,师傅,放我出去,我求求你,放我出去,我害怕!”

    可师傅却说,“你必须习惯黑夜,习惯孤独。”

    五年后,师傅在他的后肩上刻了一朵桃花,鲜血流下来,染红了一块又一块纱布,他咬着牙愣是没哭一声。

    他侧身,看着镜子里后肩上的那多桃花,比刚刻的时候大了很多,也淡了很多。如今他已经27岁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动不动就哭鼻子的小孩,而是炙手可热的流量明星,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份惧怕孤独的内心,是多少聚光灯都照不亮,填不满的。

    “嘶……”他撩开头发,一个藏匿于发丝之间的伤口显现出来,微微渗血,他娴熟的从包里拿出消毒用具清理伤口,又裹上纱布,随后走到床前,用中指和食指夹着黄色的招魂咒,眼神里流露出异常冷静、冰冷的目光。

    “陶之……”他低声呢喃。

    从现在起,我们两不相欠!不管你是不是我要找的人,我要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出现在名单里!

    此时的陶之正站在楼道里给沈凌飞打电话,电话依然打不通。明天就是去档案馆的日子了,不知道沈凌飞会不会出现。

    她给沈凌飞发短信:明天下午1:30,我在档案馆门口等你!随后叹了口气,看着远处的路灯发呆。

    要不要把鸭舌帽和招魂咒的事告诉沈凌飞?他原本就是被舞姬莲的事无端卷进来,已经很烦了,如果知道这些,应该会更烦吧。

    况且,她还没搞清楚那些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万一有危险,岂不是害了沈凌飞?

    算了,先搞定舞姬莲再说。

    按照舞姬莲的说辞,薛延春是户部侍郎,户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的地官,在后续的朝代演变中屡变称呼,隋初称度支部,开皇三年改为民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改为户部,高宗显庆元年改为度支,龙朔二年改为司元,咸亨元年复为户部。光宅元年改为地官,神龙元年复故,后历代沿称。

    而侍郎,创建于汉代,在西汉时曾是郎官之一,是皇帝外出时的随从,不是正式官职。东汉尚书权力变大时,侍郎成为尚书下属。当时每曹设6名侍郎,六曹共36人。魏晋以后尚书曹数增多,一尚书辖数曹,郎官遂成一曹头目。隋朝三省六部制既定,侍郎随尚书一起成为朝廷正式要职,初时官阶不高,却是实权官员。

    如此看来,薛延春应该是东汉以后的人,极有可能是隋朝。

    东汉距今1700多年,隋朝距今1435年,这千年的历史洪流之中,斗转星移,沧桑巨变,想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她通过查询各种资料,唯一可以推测的是通过《薛氏人物列传》中关于薛氏一脉的研究,薛家历代都是大户人家,即便是到了今天,也极有可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而书上记载:薛雪,字生白,吴县人,清代医学家,其医术与同郡叶天士齐名,各有心得,不相上下。他的主要著作有《医经原旨》6卷等。这个薛雪在薛氏人物列传里也又被提及,直觉和薛传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薛雪……不知道他的后代如今叫什么,如果明天档案馆里可以查到相关信息,找到薛传晟的轮回转世就容易多了。”

    陶之打了个哈欠,有些疲惫的回到宿舍,临睡前她再次看了眼手机,依旧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真希望一觉睡醒,沈凌飞就出现在档案馆门口等她……

    次日。

    明晃晃的阳光照的陶之有些睁不开眼,她半眯着眼睛看向公交车外,在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正站在档案馆门口,无视经过的人各种打量,一双眼睛桀骜不逊,“腾”的站起身,还没等公交车停稳就迫不及待的要冲下车。

    她太着急了,没注意疾驰过来的电瓶车,险些撞上,还好对方眼疾手快停下,训了她一句“小姑娘看路啊!”,她丢下一句“抱歉抱歉”就飞奔出去。

    一口气跑到沈凌飞跟前,她上气不接下气,“太好了,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沈凌飞动了动嘴角,冷冷道,“我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做到,不像某些人!”

    “是是是,你教训的对,我知错了~~~当你不接我电话的时候我就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为了表达我的歉意,给,冰镇矿泉水,我揣了一路,还凉着。”她说着从包里掏出一瓶水。

    沈凌飞依旧冷淡,“不了,肠胃不好,无福消受!”

    “……”这怨气,简直要把炎炎夏日变成六月飞雪,可怎么办呢,自己有错在先,只能受着,“那好吧,那我先装着。我们进去吧。”

    “不用了!”沈凌飞突然说,“不用进去了。”

    她一惊,“为什么?”

    “我说不用就不用,走吧,带你去个地方,见个人!”

    苏城城郊的一栋自建别墅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站在书桌前提笔写下:“花到时节自然开”七个大字。他的身后是一整排木制书架,架子上塞满了书,因为书过于多,有些直接堆在靠墙的椅子上,即便如此,一摞一摞摆的整整齐齐,没有一本被随意对待。

    “薛老,客人到了!”

    家里的阿姨站在书房门口提醒,并未踏进房门一步。薛老放下毛笔,回应,“知道了!”

    此时的客厅里,陶之端坐在木制的椅子上四处打量。对于要拜访的人,来的路上沈凌飞并没有多说,只说是小时候在家里见过的人,对本地历史颇有研究,于是跟家里要了联系方式,不确定能问到多少。

    可陶之隐隐约约觉得,这趟一定不会白来,从刚进门她就觉得这家人一定是书香门第,院子里放着陶瓷水缸,水缸里养着睡莲,清一色木制的家具和装修风格古色古香,墙上还挂着字画。

    “沈凌飞。”陶之小声说,“你看这个茶杯,杯垫下面有个灵字,好巧,我家里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

    沈凌飞看了看自己的杯垫,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看来这茶杯打碎了不少,如今剩下的都不是一套的。

    “贵客临门!”

    屋外传来这么一声,陶之和沈凌飞同时放下茶杯站起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