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魈《杏霜花》_08 真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8 真相 (第2/8页)

挺拔、很有教养的外表也是他的武器之一。

    可是说到这里,钟离却看见,医生的眼神闪了闪,像是放弃了什么打算。他这下只是说:“总之,你朋友的身体比较特殊,你既然跟他熟,平时就多关心关心他吧,如果还有别的朋友,也都一起多给点关心。另外,如果他不乐意提起自己身体的情况,你们也不要缠着他多问。”

    什么,怎么会是这种结果。钟离心念。

    是哪一步出问题了?

    听到医生这样说,钟离的眼瞳微不可察地颤了颤,他回复:“……嗯,我知道了,会注意的,谢谢医生。”

    是哪里出问题了吗?

    “对了,患者最近还有些过劳,既然现在发低烧了就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吧。他的身体已无大碍,可以继续留院观察一晚,也可以出院,不过出院后一定要注意保暖。”

    钟离:……

    “……嗯,谢谢医生。”

    究竟哪一步出问题了,不仅没能从医生那儿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反而还让他打消了原本的念头。

    轰隆一声,一场风暴和辩论在一颗大脑里即刻打响,准备掀起滔天巨浪。

    钟离当然是个聪明的家伙,这不仅指学历、智力方面,还指为人处世、生活方面。既能圆滑地行走于各色人物中但片叶不沾身,还能准确判断何为麻烦之事、又如何避开不必要的麻烦,轻松自由地活着。

    他是智者。而智者理性且优雅,不入爱河、明哲保身、精通世故、研究课题。

    可是现在,钟离的大脑里却不断回闪着自己那极有限的、跟那位一墙之隔的魈有关的事。显然,他的心并不想简简单单就放弃了这件事,放弃……那个人。

    那个人,曾躲在厕所里哭,一个人靠着墙睡着;将一切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又一言不发地关怀陌生人。以及,还曾在舞台上窘迫到连逃离都变得困难重重……看着,是一个不喜欢跟人有接触的人。

    只是,若能给他一份牵引,他却能继续走下去;若受到善意、受到帮助,就算天气再糟糕也要专门跑过来,只为说句自己没能说出口的“谢谢”。他看起来过于谨慎、过于清冷、过于孤僻,像一朵生在山巅的高冷之花,但对钟离而言见到他的第一眼,却是他展露着笑颜,在秋日暖阳里跟同行的女孩子畅聊许久。

    点了一杯温暖的咖啡,坐在离暖气较近的位置,冲着眼前人笑——那双璀璨的眼睛像一对琥珀。

    归终说,这就是“人情”,说他是个善良的人;胡桃猜测,他应该是个温柔的人,还说不要让自己后悔。

    「他是一个会躲在厕所里哭的人。」

    “等吊完这瓶水后就可以了,到时候会有值班护士来,有事情就说。”医生照常地做好叮嘱,照常地瞄了钟离最后一眼,照常地离开。

    从抬脚到经过钟离身边的过程大约需要三秒时间。在这三秒时间里,眼帘虽以正常的速度眨动,可大脑却已乘上光速列车。

    就近从医生的话里下手吧。

    他说过一句话:“你朋友的身体比较特殊”。

    精简这句话,其实就四个字“身体特殊”。

    既然是身体特殊,有可能是rou眼可见的“外部不同”,如肢体、躯干、皮肤等部位;也可能是rou眼不可见的“内部不同”,如血液、神经、骨骼、器官等构造,最终统计的归类不是“疾病”,就是“缺陷”。

    以及,对于人类而言,跟“身体特殊”相呼应的是“精神特殊”,此处指的是想法、爱好、习惯、性癖等主观倾向。不过医生指的必然跟这方面无关,所以暂时不做这方面的展开。

    另外,医生还利用了“比较”这个修饰词。

    这个词可能单纯只是一个程度量词而已,但也可能是一份“遮掩”。医生在说出这句话后,又不止一次地强调“关心”这个词,倘若这个“身体特殊”只是一种常见的、普通的不同,应该不至于再三强调这种事,比如体寒。

    若是如此,前者单纯量词的可能性就被排除了,毕竟作为朋友,“关心”是很理所当然的事,也就是说,普通、常见的“关心”并不够吗?

    那这种特殊是……很少见的“特殊”吗?1

    当然,从“关心”这个词本身出发,普通常见的疾病或缺陷当然也值得医生多强调“关心”,但又是什么“普通常见”的疾病或缺陷,又会让医生宁愿帮助病人一起隐瞒也不直说呢。以普遍理性而论,让别人清楚真相,才有利于别人更好地行动。毕竟在医生的视角里,眼前的家伙是患者的朋友,不仅送他来医院,还帮他缴费、在病房外等待,还是相识多年,跟父辈也熟,理论上应当是值得放心的。

    所以这份隐瞒,并不是出于对身份的怀疑,不是出于不放心的“保护”。

    又要求关心,又刻意隐瞒实情,这很矛盾。还又嘱咐如果患者不愿意说,那就不要多问。

    连“好朋友”都要隐瞒吗?

    还是说,是不得不隐瞒?

    所以,这个“身体特殊”莫不是会让当事人难以启齿的特殊?甚至可能是绝不能说出口的特殊,因此才强调不要逼问。

    “我的女儿是正常人”。

    “我家女儿不是怪物”。

    言外之意,是“你不是正常人,你是怪物”。

    「怪物」……2

    “年轻的一男一女,也很有可能是在交往哟。就假设二人是情侣吧,女方的父母一点都不希望男方继续纠缠,那这个‘不同’可能是体现在情侣之间的——哦,会是特殊性癖吗?还是类似艾滋之类的问题?”

    “年轻人全然心向着他,可两位老一辈的人都表现出了抵触,若是从这方面思考,那也不排除是思想观念碰撞的可能性。”

    “那什么个人习惯会让家长那么坚决?什么兴趣爱好会让家长那么抵触?什么特殊顽疾不让人多一份包容,反而深感害怕?”

    他还没有苏醒,医生怎么可能知道他有什么特殊的习惯、爱好、性癖。作为医生,能检查出的只能是身体上的问题,倘若当真是特殊疾病或缺陷,那这是一种会令老一辈的人避之不及的疾病或缺陷。

    ……「为世俗所不容的“不同”」吗。3

    但是年轻的女孩并不因这种“特殊”而趋利避害。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强调的人类最低级的两种需求是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最最起码,要不损害到这两种需求,一个人才值得别人放下心来,人与人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具备基本前提。

    也就是说,他的“特殊”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或者只有满足了特定条件才会影响他人,平日交往倒可放心,比如胡桃提过的艾滋病。那女孩的父母所担惊受怕的,并不是他会对自己的女儿的身体安全造成危害。4

    还有,什么,其他的提示吗……

    话说,那个男孩——”

    叮铃铃。

    1

    “——的名字,是‘魈’——”

    “嗯?”

    “——对吧?”

    “而除此之外,倘若并不忽视那位回应了‘魈’且眼睛‘一模一样’的人,钟离,你又会继续想到哪一步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