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完结:星星之火 (第1/2页)
王耀从诞生起,一直都是独自前行,人类也好,国家也好,没有谁能一直陪着他。曾经繁荣的文明,曾经强盛的王朝,终会化为尘土,只留下寥寥的传说。王耀只有从那些故纸残堆里,才能追寻到故人的一点碎片。 有时,连那点碎片都是假的。 一千多年后,王耀在一个深夜,避开森严的守卫,独自离开了曾经繁华如梦的紫禁城。他没有再佩戴荷包——那种华丽的东西只会招来强盗。玉佩和扳指都被缝在了衣服内袋里,朴素的长衫,黑色的帽子,没入来来往往的人群。 感谢李世民,感谢岳飞,感谢教过他武艺的每一个人,让他在这个可悲的乱世能活下去。起初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索性不吃不喝也饿不死,便在各个城市间随意游荡,靠一双脚走遍半个自己。 困了就靠着大树睡一觉,醒了继续走。有一次遇到了两个长沙师范的学生,他们也在徒步旅行,热情地招呼他一起。 王耀灰头土脸地问:“你们不怕我是坏人吗?” “当然不怕。我们有手有脚,身强体壮,你要是坏人,难道我们还不会反抗吗?”其中一位青年大笑道。 他们身上充满蓬勃的生命力和昂扬的斗志,与一路走来见到的大多数贫苦人民大相径庭,王耀被他们的朝气所感染,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他们一起上路,走累了就在河边休息,捧着清澈的河水喝个饱。王耀喝完,洗干净手和脸,青年们一呆,面面相觑。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人诚不欺我。”萧子升赞道。 “王兄你这头发,是有什么说法吗?”润之好奇道。 王耀下意识摸了摸低低的马尾,发尾藏在衣襟里,看不出有多长。这不清不洋的发型,在如今这个时代着实稀奇。 “没什么说法,习惯了。” “长头发打理起来多不方便,要不要我帮你剪掉?”润之跃跃欲试。 “别别别,不用!”王耀赶紧捂着宝贝头发,躲到了萧子升身后。 “润之,别老戏弄人,看王兄吓的。”萧子升拦住好友,嗔怪道。 “哈哈哈,我逗他玩呢。”润之把包袱一甩,“走吧,今天一定要爬过岳麓山。” 王耀跟着他们翻山越岭,一路上有说有笑,倒是乐趣无限。两个年轻人博学多闻,从经史子集聊到时事政治,天文地理聊到农耕茶食,王耀听得津津有味,脚下都轻快了不少。 “看不出来啊,王兄,你这身子骨居然能陪我们翻完这座山。”润之拍拍王耀的肩膀,“虽然你一路上都不说话,但我看得出来我们说的每一句话,你都听得懂。所以说,王兄是真人不露相哪,倒显得我们太张扬了。” “年轻人,当然是张扬的好。”王耀真挚地说,“当今社会,就缺像你们这样的青年。” “说得好!”润之眼睛一亮,“不过王兄这话怎么把自己给摘出去了?你看上去比我们还年轻呢。” 萧子升坐在石头上,把一块饼掰成两半,分了一半给王耀。 “我不饿,你们吃吧。”王耀摇头。 “你走了一天了,怎么会不饿?给,吃吧,我还有呢。”萧子升温润地笑道。 王耀只好接过来,慢慢嚼着。润之三下五除二干掉手里的干粮,饶有兴趣地观察着王耀吃东西。他面色苍白,身材单薄,留着长发,似乎有病在身,五官精致隽秀,双手细腻如玉,一看就知道出身极好,非富即贵。 但这样的人,却没有半点骄奢之气,默默地跟随在他们身后,吃力地爬完了整座山,没有抱怨一句。 这是谁家的大少爷?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润之大惑不解。 三人徒步走遍了湖南,没钱了就写写对子换钱,一个才思敏捷,一个妙手生花,王耀看着他们,就好像看到了千千万万个火种。 数十年来的压抑困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磨掉了王耀所有的心气,痛得最厉害的时候,他还以为自己会死在寂寂长夜,再也看不见日出。 但他还是活了下来,艰难地挣扎求生。 “王兄也来写一副吧。”润之把笔塞到王耀手里,他犹豫着提起笔,在红纸上写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 “好,好极了!”润之拍手叫好,“这八个字就应该挂在城门口,让所有人都看到。” “好遒劲的颜体,王兄这笔字,甚得颜公真传。和王兄一比,我这拙字根本拿不出手了。”萧子升自愧不如。 “别谦虚了,我看都好。”润之高高兴兴地数着钱,豪气干云地一甩手,“今晚一起吃红烧rou!” 三人快快乐乐地走完了湖南,两个青年要回学校去了,王耀与他们道别,在润之“要不你来我们学校读书吧”的邀请声里,摇摇头:“我想再走走,到处看一看。” 萧子升恋恋不舍:“那有缘再见。” 润之大喊:“记得给我写信啊,长沙师范毛润之!” “知道啦。”王耀站在船头,挥挥手,向他们告别。 他荡过一条条河流,爬过一座座大山,走过一条条街道,听过一声声哭嚎,见过一堆堆尸体……飞机在他头顶轰鸣,子弹从他肩膀穿过,炮火震聋了他的耳朵,到处是灰色的烟雾,到处是惨死的人民。 他在鲜血和泥泞里昏倒,又在死人堆里慢慢爬起来。他学会用剪刀挖去血rou里的子弹,学会尽快地恢复伤势,学会稀奇古怪的外国语言,学会翻译经典的文学作品,学会赚钱养活自己…… 他辗转在不同的城市,几个月便换一处居所,兜兜转转来到上海,在一所中学教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