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万里孤臣系列】朱弦断 终篇 (第3/3页)
柔秀美,二、三、四弦皆用专业打造的银弦。 昔年家庭陷入政治困境,活泼明艳却贫穷的少女谷丽,梦寐以求的就是这样好的琵琶,如今她拥有了它,却再也没有了弹奏的心思。 她眯了眯眼,抬起匕首就割断了最细的一弦,保姆想上前,她就将匕首放到颈间。 她笑吟吟道,“你敢?” 保姆不敢。她就继续割二、三、四弦,那些弦比一弦粗,又韧,半天难以割断,只是铮铮作响,仿佛凄厉呻吟,听得人头皮发麻。 她不耐烦,下手又狠又急,剩下的三根弦终于崩断,碎裂时声音可怖。保姆终于敢走到她面前,软语劝道,“您把刀放下吧……” 1 她怔怔看着琵琶,最后用匕首在光洁的面板上划下了长长一道,便向自己的手腕狠狠刺了下去。 鲜血汩汩流淌,保姆尖叫着跑去找纱布,她盯着狰狞外翻的伤口,喃喃念道,“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曦,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地板上鲜血、断弦一片狼藉,琵琶落地,再没有人会去奏响它。 她早已自暴自弃,却还是牵挂儿子。她为了儿子,终究什么事都做了。 她只是没有想到,这件事会有这样的后果,牵连这么多人。 她知道会有多少人骂她红颜祸水,却依旧满不在乎。他们想她说什么,她就说什么,反正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她又害怕什么呢? 她只在忧心一件事。 没有人告诉她,他怎么样了。 她到底身份特殊,在狱中也很受优待。她想要弹琴,监狱就特意为她配了一架电子琴。有的时候她无聊,又要狱警姑娘陪她玩扑克。 好不容易找来一副扑克,刚玩一把她就说不玩了。她嘀咕道,“他教过我的,可是我学不会……” 1 狱警姑娘依旧不敢接话。 有一天她心情格外好,问狱警姑娘会不会弹琴,不会的话她可以教她。 狱警姑娘腼腆道,小时候学过,半途而废了。 她异常欢欣,“你来弹一下我听听嘛。” 姑娘拗不过她,只好上手随便弹了几个小节。 她本来还是笑着的,听着听着就用手捂住嘴,眼泪从指缝里汹涌流淌出来。 姑娘吓了一跳,赶紧停下,问:您怎么了? 她摇摇头,自己在琴边坐下,接着小姑娘的,继续边弹边唱,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哇跳哇一二一,他们在跳圆圈舞哇,跳哇跳哇一二一……” 这首曲子这么可爱,我怎么会笑话你。 1 Fin. 后记 首先,我要感谢阿念。感谢她一直的支持、鼓励、鞭策…… 写第一篇《少年不识爱恨》时其实真是一时兴起,是因为和阿念谈起徐明英年早逝,觉得实在可惜可叹,又说起他和你熙的那些交往,就有了为他写点什么的冲动。 没想到写完第一篇觉得这种形式还挺有意思的……加上那段时间沉迷《人义》里的厅花祁同伟,又查了一点丽君的料,觉得丽君也挺值得一写,就又在心情复杂的情况下写了丽君。 当时阿念就给我列了一个名单让我接着写,那时候是四月……当然中间我跑去写别的写得不亦乐乎完全忘了这个…… 再写第三篇《棠棣》已经是七月,在不经意间读了点熙成的料之后了……那之后我也觉出这个系列写起来能督促自己读料、复习料,于是乎过上了每天打开qq就看到阿念发料给我、催我读料、催我写文的生活…… 虽然期间我经常撂挑子不干,但是阿念的催文无疑是成功的,我居然真的写完了十个人就是一个明证…… 然后来谈谈这个系列本身和我自己。 这个系列的名字其实是信手拈来的……因为经常和阿念开玩笑说你熙就一万里孤臣。 1 写这个系列的有些人觉得比较轻松,比如熙成和奇帆。写别人就各有各的艰难。其实从我每篇参差不齐的水准,起伏不定的感情表达,大概就能窥见一斑…… 这里最短的一篇是丽君,最长的一篇是瓜妈,不是我刻意为之,但是也很好玩了。 这个系列总体来说是基于公开的报道、书刊、影像资料,当然为了文学效果有我自己虚构的成分,还有一些流传广泛但未经证实的传言,大家自由心证就好。 当然,与其说这写的是这些人心目中你熙在他们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不如说是我理解的你熙在他们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写到欢欣处我会调动自己欢欣的记忆去努力体会他们的欢欣,写到痛苦处我会联想我类似的痛苦去试图描绘他们的痛苦。但是因为阶层身份年龄经历所限,这也只是长工想着地主家砍柴用金刀吧…… 不过我个人还是很不要脸皮地喜欢《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和《论死与不朽》的……其实《白头吟》和《朱弦断》也是反复思考推翻重写了很多段落的两篇,但因为写到后来太伤心了,现在看来反而有些不忍卒读。 我自己不是很满意《人间闲事》,但是觉得也想不出怎样才能写得更好一点。平心而论,他父亲的故事自然比他的还要惊心动魄波澜壮阔得多,但是我觉得刻意渲染反而有喧宾夺主之嫌,加上我虽然喜欢他们那一代领导人,却不是特别了解白区党的历史,所以就这样写了。 所以,我不揣冒昧写了这个,希望抛砖引玉,有人能为他写出更好的东西。 感谢喜欢这个系列的筒子们,你们的肯定是我写完它的最大动力。 有缘再会,没准儿我还会写你熙眼中他们的角色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