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个愿望 (第1/5页)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四句诗乃清初诗人吴梅村所作,说的是陈圆圆的故事。 大明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春,岁在甲申,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可怜崇祯皇帝,避难不及,自缢煤山,大明朝就此完了。 那闯王未发迹前,本是西北一介驿卒。时年大旱,荒地千里寸草不生,他遭到裁撤,生计没了着落,又因积欠地方官绅银钱甚多,遂加入流寇作乱。数年间,李自成继高迎祥後,成为流寇的首领;又与官兵经历大小战役数十回,终於称孤道寡,建号大顺,终结了明朝统治。 闯王李自成夺了皇城,正享受胜利带来的荣华富贵,却不知戍守山海关的蓟辽总兵吴三桂,正在天人交战中。原来吴三桂闻知李自成将为帝,便有投降之意;但流寇bSi皇上,孤臣岂能不报仇?正自犹豫不决,而手下诸将,或降或战,意见纷呈,皆待总兵定夺。此时,朝中忽来说客,要吴三桂归降大顺,吴三桂即探问家中情形。问及父亲,来人道:「已经押在大牢。」吴三桂道:「无碍,待吾赴京即可获释。」再问及家产,来人道:「已经没入。」吴三桂道:「亦无碍,待吾赴京必得赐还。」再问及Ai妾陈圆圆,答曰:「已被宰相刘宗敏收为妾。」闻听此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立刻命全军披麻带孝,为崇祯皇帝报仇。 吴三桂自忖兵寡,遂向关外的宿敌多尔衮求援,接着引清兵入关。一片石之役,李自成兵败如山倒,後於逃遁至通山县九g0ng山时为村民所杀。满清王朝於焉入主中原。 说到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吴三桂当然是大大的「功臣」,然而明朝之,也未始不是主因。明朝灭亡前三十年起,政争不断加剧,社会动荡不安,先有东林党之祸,宦官魏忠贤乱政,陷害忠良;後有流寇之乱,致使王朝元气大伤。 那阉宦魏忠贤本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登基前,还在王府就伺候的从龙之臣,因此倚仗皇宠,夺得大权。魏忠贤一面打击东林党人,一方面广结党羽,在朝廷玩弄权谋,扩张势力。在其权威如日中天之时,甚至下令各地方官吏,为他兴建祠堂,谓之「生祠」。祠堂本是祭拜故人之所,但谄媚之徒却为魏忠贤建立活人祠堂,树立塑像,供人焚香顶礼。 浙江巡抚潘汝桢,乃是第一个建立魏忠贤「生祠」的谄媚贪官,属於魏阉欣赏的人,由此官运亨通,无往不利。 彼时,财富每每随功名而来,潘汝桢累积了巨万家产,再运用钜资贿赂当朝大员,以谋官位更上层楼。如此以财谋官,以官聚财的循环手法,一年後,潘汝桢获得拔擢,即将进京任职。 孰料,此时魏忠贤的大靠山熹宗皇帝却突然驾崩,继位的思宗,即崇祯帝,恨魏忠贤入骨,恨不能食r0U寝皮,遂对魏阉及其党羽大加清算鞑伐。这些J臣阉宦,不是自杀便是受刑,「生祠」也被一一拆毁。一g建立「生祠」的无耻贪官,当然在论罪和追缴贪赃之列。潘汝桢见苗头不对,携着独生nV和一名手下武师,奔西北逃难去也。 这一路上潘汝桢可嚐尽了苦头。原以为纵使为官不成,积攒的几百万两雪花银,也够下半辈子挥霍了。哪知朝廷早已传喻各州衙门,海捕文书捉拿阉党余孽,不得走漏。潘汝桢万贯家产,自是榜上有名的追缴大户,各县城里张贴他的画像,绘影图形;捕吏成天巡查街市,虎视眈眈。那些县官巡抚急於捉人,不为别的,「升官发财」而已。试想,逮得朝廷钦犯,不免罗织百项罪名,以此晋身岂不方便;再者钦犯身怀钜资,逮着了亦可发一笔顺手横财。 这潘汝桢逃得匆促仓皇,一时难以变卖家产,身边仅带着几十两碎银和数千两银票。虽有银票,然而官道上既走不得,又岂能进城兑现?三人尽捡乡道野路而行,避开人多眼杂之处。 潘汝桢自幼生在富贵人家,从未有今日这般落魄江湖,自然十分吃不消。他的幼nV月英更是憔悴不堪。那武师,名唤杜天保,练了十几年y功夫,身手佼健,当年原拟带艺向浙江巡抚潘汝桢求官,图个带兵的头领好建功立业。谁知潘汝桢见他功夫不差,便将他留在自家担当护院。杜天保虽有志难伸,但见生活优渥无虞,也就此安身立命了。 这一日,一g人行到川凉交界,方圆几十里不见人烟,预备的粮食早已尽了,三人自是饥肠辘辘。 「阿爹留神!」 「哎哟!」潘汝桢脚步不稳,踉跄的从山坡上跌落。 杜天保一个箭步,飞身抢救。潘汝桢在坡上滚了丈余,狠狠地撞在一块大石旁,这才停住。杜天保奔到跟前,急道:「老爷您没事罢!」 「taMadE,这麽高滚下来,会没事?」潘汝桢痛得眼泪都出来了,「都是你这没用的杀才,老爷白花花的银子,竟养了你这麽个废物!你要是搀扶好,会摔了我吗?真是混帐东西……」 杜天保扶着老爷起身,才走两步,就痛的无法续行。 「看样子恐怕断了腿骨,要不,您和小姐在这儿休息,小的进城请大夫来……」 「请甚麽大夫?报官是正经的罢。瞧你这贼眼珠子骨溜溜直转,莫不是要将我父nV卖了!」 「不……小的岂敢有异心……」 「哼!你要是真心,还不赶紧将我背着,找个村子将养……哎哟!我的妈……还真疼……」 杜天保急忙将潘汝桢背负起来,这下子,三人的脚步就更慢了。 「天哥,我累了……不能再走,我们在这儿停下歇息可好?」月英Jiao着,坐倒在地。杜天保负着一人,仍是大步迈开,月英如何也跟不上。 「甚麽天哥,只是个低三下四的杂八凑!你一个姑娘家遮莫没了教养胡乱叫唤。」潘汝桢伏在杜天保肩上,虽然腿疼,还不忘训nV。 杜天保朝月英望了一眼,说道:「小姐,暂时可歇不得哪!咱们一定要在日落前赶到村镇。这地界,说不定有强人出没。」 「可是,我真的不成了。」 「唉,这麽办罢,前面有一处树林,咱们加快脚步,今夜就在林子里凑合一宿。老爷您看如何?」 「就这麽办,本官也真是倦得不行了。」 进了树林已是h昏将尽,四周都暗了下来。到後来,竟是星月无光,黑沉沉伸手不见五指,且静的出奇,连鸟啼虫鸣都无声息,只有些微风低Y。 黑暗中,三人寻到一棵古松下,那儿有块巨石,长宽逾丈。杜天保扶着老爷倚着巨石坐下。月英也坐下查看父亲的伤口。 「老爷,这附近料有溪流。小的去寻些清水,您这腿伤不洗洗可不成。」 潘汝桢神情萎顿,只挥了挥手。杜天保就去了。月英挨着父亲,一个劲儿哆嗦,深怕有甚麽鬼怪出没。 一会儿工夫,杜天保就回来了。他用外衣兜了一袋清水,背上背着包袱,里头装着几根新刨的竹笋。洗净了伤口,敷上金创药,包紮停当。潘汝桢道:「我说天保,这些日子你可得多费心,咱父nV就指望你了。待得上凉州投奔韩府君处,必要大大地赏你。」 「老爷您这麽说折煞小人。要不是老爷可怜小的,小的今天还不知道身在何处呢!」 「你明白这点,也是好的。」 月英肚子饿极了,抓起生笋就啃,潘汝桢道:「吃不得呀,先烤熟了再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