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ater9 (第2/2页)
我房间叫我起床,还是一样每天一起去吃早餐,我们都把那件事情当做没有发生做,他不提那些事,我也不再在他面前主动提到蕾贝卡,早餐吃得仍然跟以前一样有味。 後来升上大四,本系有要求毕业论文,开始非常忙碌。当时修论文写作时我认识了在大学时期最好的知己,艾l?金斯堡。和艾l认识一段时间後,我还消遣他和美国垮掉一代的大诗人同名同姓,也许你的X向和他一样,是同X恋。艾l颇无奈说已经有很多人这样子弄他了,别逗了,他现在可是有nV友的,听得我哈哈大笑。 和艾l简直是一拍即合,因为我们同样热Ai文学,尤其热Ai戏剧。谈到古希腊时期的三大剧作家时,他说他最喜欢的是索福克勒斯,我点头说我也是,还反问说你该不会最喜欢的是伊底帕斯王吧?他睁大眼,惊讶说你怎麽会知道,他已经看过民间演出的伊底帕斯王不下十次了!聊着聊着,从古希腊谈到文艺复兴,从英国伊丽莎白时期聊到西班牙h金时期,和法国古典主义时期,一路又顺着提到近代史诗剧场与荒诞剧。发现我们某些对文学的论点一模一样,感觉就像在汪洋大海中捡到一只写着自己愿望的瓶中信,那样的不可思议却又真实。 我和艾l越走越近,渐渐越来越少和安迪、伊凡出门,除了楚言的早餐Dating和一般正常社交外,我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和蕾贝卡与艾l混在一起。 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和艾l的论文是同组一起做的,所以两人变得常常处在一起。我们的论文主题是研究「嫉妒招致奥赛罗的悲剧成因」,透过大量的历史背景和地理资讯做结合分析来剖析剧中人X格,得出除了伊阿古一手策划外,黛缇和奥赛罗本身都有X格缺陷,才会导致悲剧。 因为遇上同好的关系,我b以前更常买票上剧场,我们也常常彼此分享看法与评论编剧手法,他不但是我在文学与戏剧领域上的知己,很多方面都是。我喜欢说话,艾l也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常常有默契到一个动作,一个行为就可以明白对方在想什麽,例如有一次我们去百老汇看「猫」,这部闻名全世界的音乐剧成功结合音乐、戏剧以及商业,它特别在於不像一般戏剧重视各幕之间的剧情连贯X,甚至可以说没有剧情可言,而是以介绍角sE为主题,分为数种不同的桥段。 百老汇版本的「猫」在化妆上追求舞台效果,脸谱上使用大sE块,服装b起以前在杂志上所看过的欧洲版的猫更显得朴素,但是欧洲版的猫服装上更像人类,但是百老汇版本的猫却是以还原猫本身的外貌在做服装设计。 这出戏有趣的地方在於整个空间都是演员的舞台,所以无论开场前或是中场休息,演员依然扮演着剧中人,在中场休息时他们会下台和观众互动或观众可以上台和演员合影。突破第四面墙并使用剧场X结构,使原本一般观众从习惯被动接收表演讯息到主动和可以和剧中人互动,便是这出剧闻名之处。 传统长方形的画框舞台被三面墙包围,留下了一个开口朝向观众席,第四面墙便是指舞台开口与观众席之间的一道模拟的墙壁,这面墙是透明的,可以让外面的观众看到里面的人的表演,而里面的演员则装作自己是在一个被四面包围的室内空间表演。而剧场的结构上又分为叙事X结构与剧场X结构,叙事X结构例如莎士b亚的剧,以《罗密欧与茱丽叶》为例,观众在欣赏这出剧时是一种艺术,离开剧场後看他的剧本也可以从中T会到文学美感,是一个可以存在的事物。但是剧场X结构不是,如果脱离了剧场,那麽这个戏剧架构就崩塌了,例如《猫》一剧,即使没有剧情,观众仍然可以明白《猫》想表达的是什麽意思,但假如今天脱离剧场,脱离舞台,把《猫》的剧本个T出来看,没有人可以明白他这出剧想要传递的重点是什麽,因为现代戏剧很多制作上未必想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只是一段心情,一个情绪的发想,这部分现代西方戏剧深受东方戏曲影响。 不得不说百老汇果然是老J巨猾的商业戏剧老大,让观众在中场休息时可以和猫演员互动,利用小孩子容易入戏的特点,不但非常吃这一套,还可以利用广告打着适合阁家观赏的名号,顺便赚家长的钱。这就好b儿童卡通出了电影版,小孩子求爸妈想去看,因为他们的社交圈都会讨论这部卡通,不像青少年可以把钱丢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和朋友去,小朋友自己去看电影父母不安心,所以必须全程陪同,就算无聊到想睡还是要睡着看完。当然不是说猫很无聊,能成为商业大剧必然有它独到之处,不但x1引小孩,也x1引大人的原因在它华丽的音乐与舞台声光效果,确实是高水准的制作演出,不过内行人看门道,若要谈论剧情,终究是单薄了。 一路听JiNg致的音乐到中场休息,我摇头叹了叹,果然《猫》剧视觉上华丽的就像迪士尼电影,却少了一点剧情张力的味道。听着孩童高兴的雀跃声,我撇头看向坐在我旁边的艾l,果然他也露出一抹无奈对着我,「你也觉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