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承天子传_一 广威纪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 广威纪事 (第2/2页)

发妻,圣上竟整整一年不再踏足后宫,甚至取消了广威四年本应有的选秀,又过了三载才举行。新的妃嫔全部安置完毕,李贵妃也晋封了新后。

    光阴飞逝,一转眼沈墨即就到了十四岁。他早已参政,离开新后身边,被圣上赐居东宫。虽未封太子,更没有把握任何权力——鹤禁官与太子诸率皆不能由沈墨即调遣。可毕竟三皇子倍受皇帝宠爱,又是嫡出,朝中大臣纷纷考虑如何拉拢巴结。

    ——

    今日卯时刚过,早朝已下,后宫的晨昏定省却不知何故还没结束。未央宫内殿,少年斜倚坐榻,就手中兵法接连抛出问题,左掌扣在书本封面看都不看,全部专注只放在另一手把玩的青瓷茶杯上。

    而在他身侧的幼小胞妹,也都一一对答如流。

    “错了。”沈墨即突然丢出一句。

    “没有!你连书都不看,怎么知道我错了?”

    “书上确实不是这么写的。”

    朝平公主气呼呼道:“书上写的便肯定是对的么?”她一张包子小脸立刻鼓了起来,还未长开就隐约可见昔日萧皇后相貌,真真是玉雪可爱。

    闻言少年皇子剑眉轻挑,搁下手里的茶杯直视自己阿妹,一双桃花眼漫起了三分笑意。他微微摇头:“想不到你这小鬼头已经钻研兵法到了如此地步。是,你说得很好,这书上才是错的。”未等小公主的脸由阴转晴,沈墨即话锋一转,卷起书敲了敲对方发髻,“可是小朝平,有些事情自己清楚便好,万万是说不得的。”

    沈夙阳赶紧捂头,依旧瞪着哥哥:“为什么?”

    “锋芒当藏则藏。阿兄读兵书的时候还小你半岁,过去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的。这前朝后宫,盯着我们的人不少呢。”

    二人说话间,门外的宫女进殿来报。说是李皇后已遣散妃嫔,马上就要往此处走来。兄妹谈论学问时通常不留人近前伺候,沈墨即身边本来就没有女侍,跟着朝平的两个婢子则守在外面。

    进了门,李皇后立刻对着两兄妹嘘寒问暖,全然一副慈母做派。而沈墨即和沈夙阳也笑吟吟请了安,陪她演出母子情深的戏码来。见桌上只摆了本书和空的茶盏,皇后装模作样训了公主的侍女几句,叫她们赶紧拿来茶点。

    “三郎君用过早膳没有?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这么辛苦,下了朝不去休息,倒先来陪meimei。”

    横竖李氏都是需要自己这个倚仗的,更不会明目张胆下毒,所以这些东西都可以放心入口。不过沈墨即确实不饿,动了一点就把糕饼全都省给了小朝平。

    “多谢母后关怀,只是这请安的礼数是断不能缺的。等母后来的空档,我正好还可以温温书。”既是双方心知肚明的演戏,沈墨即不免敷衍了些,说话间目光已经转向满口甜点的沈夙阳。他怕对方噎着,将茶杯推过去了一些。

    李氏轻笑:“是啊,朝平也到快上宫学的岁数了,跟着你多识些书确实不错。只是……女儿家该读些正经的学问才对。”想到那本兵法她就微微皱眉。皇后出身士族,并非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儒学经典也就罢了,若学得治国军事一类,势必会让朝平公主超出她的掌控。

    “她呀,四书五经读腻了,要看我的课业图个新鲜而已。”沈墨即一哂,“往日背个诗词都嫌无趣,母后还指望朝平学这些?”

    沈夙阳也顺着接口:“看不懂,没意思。”说罢做出一脸的不高兴,让皇后真信了她志不在此。毕竟,朝平公主都还未过今年生辰,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龆龀之年,连牙都没有长齐。

    趁她还算好哄,若把持住了,也就相当于拿捏了三皇子。不过事情当真如此简单吗?李氏攥紧手中绢帕,这孩子实际已经不算养在自己身边了。

    片刻的思虑已经让沈墨即觉察到,他看看meimei将点心吃得差不多,就提出告退:“眼下都快辰时三刻了,我还要去读书,便不叨扰母后了。小朝平,阿兄送你回宫。”

    没让李氏有挽留客套的机会,沈墨即就拉起了沈夙阳。面对皇后,他实在摆不出好脸色来,唯独看着朝平才能心情稍霁,演得像些。

    “儿告退。”“妾告退。”

    送走兄妹,皇后周身气场也立刻凝固下来。

    她的大宫女迟疑开口:“皇后殿下,他二人毕竟还年幼,趁着羽翼未丰,何不赶紧……”

    李氏冷笑:“那萧皇后的儿子岂是好对付的,不急,我还须从长计议。”眼眸低垂,她看了看小腹。自己尚且年轻,必定是要诞下亲生儿子登上龙椅的。三皇子?由他再体现出更多价值,才好拿来铺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