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薄荷味的午睡过后,椰子水很甜很新鲜 (第1/3页)
饭后不久,岳楠端来了一大盆草莓放在桌角的竹席上。 草莓是大个头的,红得发亮,还带着摘下时的清香和一层还未擦净的水珠。温惊澜刚捏起一颗,酸甜的汁水就从指缝里沁出来,香得发腻。 他尝了一口,整个人都呆住了。 “阿姨,这比你们上次寄给我家的还甜。” “当然。”韶水音笑眯眯地坐他身边,“这个是刚摘下来的,你看,上面还蒙着露水呢。”露水都是甜丝丝的呢。 岳楠听见,笑着接话:“你要是喜欢吃,我们明早给你装一篮,你带回屋里自己慢慢吃。” 韶华卿则在一旁泡薄荷茶,没说话,只是轻轻地倒了一杯给他,又顺手拍了拍他肩膀:“饿了就吃,渴了就说。咱家不讲究规矩——你赶了一路车、船,该歇一歇了。” 岳楠也笑:“他大老远来,今天不问事、不打探,先睡个好觉要紧。” 温惊澜有点不好意思,小声道了谢,手指还在抠着草莓蒂。喝了一口岳丈泡的薄荷茶,热气里透着点凉丝丝的爽,还带点回甘,好喝。 他一低头,就被韶水音拉起来:“走啦,鲸鲨先生,该被我收进我屋里养了。” 韶水音的房间靠南,连着一扇大大的落地窗,推开就是一个半圆形的阳台。正是正午,在南边的太阳把窗外的地晒得热浪腾腾,但屋子里窗帘拉得好,屋里只有风吹过藤编窗纱的“沙沙”声,像慢火在煮夏天。 床不大,铺着麻将块凉席,席子下面垫了一层软棉巾。蚊帐是白色的,轻轻垂下来,像一层薄纱把整个夏天罩在里面。 她端过来一个泡着薄荷叶的水盆,蘸着薄荷水在抹布上,一边擦席子一边絮絮念:“这几天温度高,你要是躺着还热我就开空调。” “我们这岛上白天晒得比春信狠,热得慢、也退得慢,风还咸。” “不过蚊子倒是不多——都是下水道里的小鱼给吃掉了。” 温惊澜坐在床边,看她低头认真擦席子的样子,手肘还磕着木床边,他忽然有种“被一个人认真收纳”的感觉。 她不是随便应付他。 她是真的在为“你属于我生活的一部分”这件事做准备。 凉席擦完,她把被子一抖:“你先躺会儿。”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老实躺下了。 一躺上去,背上就是席子的薄荷凉意,脑袋贴在清洗过的枕巾上,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一点点草香味,还有她身上的阳光味。 他眼皮一合,就觉得自己快化了。 “……音音。”他含混地叫了一声,“这床比我家还舒服……” “那当然。”她坐在床边扇着小蒲扇,“你以后想睡哪儿,我就给你整哪儿。” 他说了句“嗯”,声音低低的,已经带着一点迷糊。 她本来还想再逗他两句,可没一会儿,他的呼吸就变得绵长起来。 他是真的累了——舟车劳顿、风吹日晒,再加上情绪的绷紧和心里的放松,这一刻终于安稳地沉进梦里。 韶水音看着他,像看着一条刚搁浅在她阳台上的鲸鲨。 高大、厚重、稳当,晒得通红,呼吸着她家的风,睡在她家的床上。 她轻轻地靠过去。没去打扰他,只是把蒲扇放下,整个人也蜷上床,小心翼翼地靠着他。 韶水音把额头蹭了蹭他胳膊。闭上眼,也睡了。 一只鲸鲨和一只水獭,安安静静地,在夏日的海岛小屋里,睡在同一个梦里。 ** 睡醒的时候,窗外的阳光正好。夏日的海岛,连三点半的天光都不急不躁,像是用炊烟慢炖出来的。 温惊澜坐起身,脑袋还靠着凉席,韶水音已经洗完了脸,戴着草帽站在床边,手里提着一瓶喷雾。 “醒啦?起来,给你看点真正的岛民本事。”她递了个草帽给他:“喏,戴上,现在的阳光还是有点刺眼。” 他低声“嗯”了一下,接过她递的草帽戴上,起身时整个人还有点懵,但等到跟她一起走进草莓大棚,一脚踩在带露水的浮土上,汗一冒出来,神也清了。 “你这大棚……” 他话没说完,就被眼前那片绿油油的整齐秧苗震住了。 不是那种旅游区里为了拍照而做的观赏性田地,而是真正拿来产出、经营、精细管理过的农业系统。喷灌系统、日照角度、通风格栅——全是真家伙。 “我们这儿的草莓是高架立种的,不弯腰也能采。”韶水音抬起头,手指指着头顶上的白塑棚,“这是我们岛自己做的防虫网,比外头的薄膜更透气、还抗台风。” 她弯腰拔了一颗小苗旁边的杂草:“你别小看我们,我们这套技术在外面能当示范基地。” 温惊澜蹲下来,看着一棵棵小苗像排兵布阵一样延展到棚尾,草莓花刚开,白瓣黄心,扎根的样子像极了她。 “你真是在这儿长大的啊。”他低声说。 “嗯。”她笑着,拍拍他手背,“来吧,走,我们去转岛。” ——这座海岛不是你在旅游宣传片上会看到的那种“网红岛”。 没有人挤人的玻璃桥、没有盯着你兜里的摄像头、没有写着“人均128元景区椰汁”的茶亭。 他们走在真正的生活岛屿里—— 街边铺着刚冲完水的青砖,几位老人蹲在树荫下打牌,脚边是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