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骊山春_第九十八章 动辄得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动辄得咎 (第1/2页)

    第九十八章动辄得咎

    荣世祯说道:“我当然不是凭空猜想。”他不愿暴露白猴禅师,便道:“我的手下侍卫在昙花寺附近调查,机缘巧合遇见了一个人,那人看见了那天昙花寺血案的经过……”接着把白猴的话说了一遍,又取出布袋,说道:“这里面的菩提蛛碎片就是证物。”

    萧在雍听罢,微微一笑,说道:“那人是什么身份?什么来头?你们竟然轻信了他的话?”

    荣世祯说道:“不光是他一面之词,我在废园与‘展国公府’卫士们相斗之时,就曾经疑心过,为什么他们始终不使最厉害的菩提蛛。两件事合在一起,由不得人不信。更别说卢嫣然从头到尾都没有露过真容,当初你们说她假死逃离了教坊司,纠集了一批死士暗中捣鬼,究竟只是猜测。说不定卢嫣然真的死在教坊司了,有人借她的名头行恶,然后嫁祸到展国公府头上。”

    萧在雍眼中笑意更深,说道:“你说的这个人是我么?”

    荣世祯微一迟疑,说道:“我确实疑心你。”

    萧在雍说道:“你昨夜去见太皇太后,也把这些话说给她听了?因此她才劝昭王不可回京?”

    荣世祯说道:“是。”

    萧在雍轻叹一声,露出怜惜又无奈的神色,伸手轻轻覆住荣世祯的手背,说道:“祯儿,你也太冲动了,怎能为了旁人几句混赖的鬼话,你就疑心于我,还拉上太皇太后一起胡闹呢?”

    荣世祯说道:“我确实没拿住你的真脏实犯,但我们回京以后,因你救了我和昭王两条性命,人人都觉得你大忠大义,毫无私心。小皇帝封你做摄政王,太皇太后虽然不喜,但并没有拼命反对,也是念着你对昭王有恩。所以我才疑心是你布局立功。在雍,我……我也只盼着不是你。”

    萧在雍说道:“照你这么说,我救昭王是为了取信宫里,如今昭王若是回京,我就会害了他?”

    要荣世祯当着萧在雍的面,承认他把他想得这么坏,荣世祯毕竟是微有愧意,他不敢看萧在雍的眼睛,含糊应道:“我也希望是我想岔了。”

    萧在雍说道:“倘若如你所说,我真的要除掉昭王,那这一路回来,我有多少机会可以下手?左右可以报他寒疾而死,算不到我的头上。老实说,我已是大恒朝摄政王,他回与不回,都碍不着我什么事。”

    荣世祯低头看着桌上酒菜,低声道:“他前番若真的死在路上,那太皇太后经历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大喜大悲,必定万分悲痛,这份功劳就大打折扣了。所以他得活到你大权在握的时候。如今你已经登上宝座,他若回京城来,你就不是唯我独尊的摄政王了。”

    萧在雍淡淡道:“有皇帝在,谁也不会唯我独尊。”

    荣世祯抬头看向萧在雍,只见萧在雍神色间颇有失意落寞之色,似乎荣世祯如此怀疑他,令他心里十分受伤。

    荣世祯自打识得他以来,从未见过他这般失落的模样,不由得一怔,说道:“在雍?”

    萧在雍眼眸中神光深沉,说道:“你们都把摄政王三个字看得比天还高,但对我来说,不论是定北王、顾命大臣、还是摄政王,都没什么了不起的。凭他是什么名号,不都是为了朝廷殚尽竭虑、鞠躬尽瘁么?古人言道动辄得咎,我一心一意计较朝廷大事,不想我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旁人攻讦我也就罢了,今日连你都疑心我到这个地步。”他轻叹一声,微微垂下眼睫,说道:“周公恐惧流言日,我如今是体会到了。”

    这一番话说得荣世祯哑口无言,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讲道理,未免太过分了些。

    但那布袋就明晃晃放在桌上,种种疑窦仍然无法解开。荣世祯心道:“我可得拿捏住,不能被晃过去了。”

    然而萧在雍言辞滴水不漏,荣世祯已是无处可问,心里一着急,起身在屋里来回走路,说道:“那目击之人到底有没有说谎,我是分辨得出的,可你……你好镇定,难道真的和你没关系?”

    萧在雍说道:“你若是无法消除疑心,那么你将那人姓甚名谁报给朝廷,请几位有名望的公卿大人,到江南再行彻查昙花寺血案。”

    荣世祯摇头道:“不可。我不能害了那人。”

    萧在雍叹道:“你不许我自证,那是打定主意要把这莫须有罪名安在我头上了?”

    荣世祯望着萧在雍那俊雅温和的面容,心里一阵迷惘,他其实隐隐盼着萧在雍确实清白无辜,如今听萧在雍矢口否认,荣世祯忍不住就要相信他,但心里一线清明又拦住了那心猿意马:“就算我糊涂乱冤枉人,那太皇太后处事果决,她不也觉得他可疑吗?”

    萧在雍又道:“祯儿,你就要走了,我真不愿与你争执。”

    荣世祯忽然几步走到萧在雍面前,单膝跪了下来,仰望着萧在雍,拉着他的手央道:“在雍,你后日跟我一起离开京城罢,我们一起去打贼军。你以外姓之身统管朝政大权,总免不了引人猜忌。摄政王于军政机要、奖罚升黜事事过问,不知要得罪多少人。小皇帝现在是没法子,等他年纪渐渐大了,他也容不得你。趁现在还没到不能自拔的地步,你急流勇退、见好就收罢。京中的事情,还是留给他姓高的自家做主。好不好?”

    萧在雍垂眸看着荣世祯,说道:“你劝我辞了摄政王之职?”

    荣世祯说道:“辞了也好,挂个虚名也好,总之不管在哪里,咱们都能为朝廷效力,你又何必留在京城做个活靶子呢?”

    萧在雍轻叹一声,抬起右手,轻轻用指节抚摸荣世祯的脸颊。

    荣世祯心中又是甜蜜又是酸楚,泪珠在眼眶里不住打转,紧盯着萧在雍又问道:“好不好?”

    萧在雍沉吟半响,说道:“好,你明日要进宫向皇上辞行罢?我也去见皇上。”

    荣世祯刹那间如释重负,眼泪夺眶而出,探起上身,伸臂用力拥住了萧在雍,在他耳边道:“在雍,你千万不要骗我。”

    萧在雍低声道:“不会的。”

    是夜荣世祯离开定北王府,立即派人向大悲庵递信,下人不久带回了太皇太后的口信,说道:“若摄政王果真愿意退位离京,那朝中就平安无事了。”荣世祯暗暗松了一口气,只盼明日不要出什么差错。

    翌日清晨,荣世祯玉带蟒袍,入宫向小皇帝辞行。到得御书房,只见萧在雍已经到了,端立在小皇帝的龙椅身侧,正在和小皇帝低声耳语。

    高兆珣的脸色却比上回所见要更差了,小脸儿黄恹恹的,抿着嘴一言不发。

    萧在雍见荣世祯进来,便止住了话头,起身向荣世祯微微一笑。

    荣世祯也向他笑了笑,跪地向小皇帝磕头行礼。

    高兆珣哼了一声,冷冷道:“平南王起来罢。”

    荣世祯心中一个咯噔,慢慢站起身来,还未开言辞行,高兆珣忽然爆出一阵猛烈的咳嗽,萧在雍伸手轻轻拍了拍高兆珣的脊背,高兆珣好半天才静下来,气喘吁吁瞪着面前桌上一封薄函,一双眼中满是阴鸷不悦之气。

    萧在雍说道:“臣方才所提退位之事——”

    高兆珣气狠狠横了他一眼,怒道:“朕封你为摄政王才不到一个月,你就要走,难道摄政王是封着玩的吗?”

    萧在雍说道:“臣摄政只是权宜之计,如今京中局势安宁,昭王也要回来了,臣原该让位。太皇太后干涉朝政引发那么大的风波,臣亦是异姓,不可不引以为戒。”

    高兆珣怒道:“朕若要把朝政交给四叔叔,那一开始就封他做摄政便是了。朕如今封的是你,怎么你还替朕惦记着四叔叔?你想着他,他却不愿回来了。”将那封薄函往前一推,说道:“这是太皇太后递给朕的信,平南王也过来看。”

    荣世祯走上前去,和萧在雍并肩观信。原来太皇太后以小皇帝信任萧在雍,而如今又无真凭实据,所以并未将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