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涅盘秘境 (第1/2页)
第八十二章涅盘秘境 荣世祯权衡得当,便派人去看大帐中情形如何。须臾侍卫回道:“前面酒宴散了,定北王独个儿休息了。”荣世祯便去了萧在雍的帐中。 掀帘入内,但见一炉炭火光影摇曳,火焰照耀得半边帐幕暖烘烘的,萧在雍只戴着网巾,穿着一袭白衣,披着一件紫貂裘,静静坐在炉边看兵书,神情闲雅冲淡。 荣世祯一看到他,满腹焦躁愁闷之情登时淡去,心中流淌着一阵柔情。 萧在雍抬起头来,看见荣世祯站在不远处,清亮的眼神满是温柔留恋,不由得微微一笑,说道:“睡不着么?我还以为你已经歇下了。” 荣世祯说道:“在雍,我有件事告你说。” 萧在雍将兵书倒扣在左膝上,说道:“何事?你只管说。” 荣世祯走到他身边,侧身坐在他的右腿上,说道:“你来江南这几日,也赏罚了不少江南官员,我听说还有些地方来不及选填新官?” 萧在雍说道:“不错。江南平叛之后,儒生人才死伤流离不少,我正要从辽东调些士子来做官。” 荣世祯说道:“那些小吏差役也就罢了。有一位大官儿倒要乞你青目。” 萧在雍抬手搂着荣世祯的腰,微笑道:“是白文景吗?” 荣世祯说道:“咦,你怎知道?” 萧在雍说道:“你今日从他家香火院出来就魂不守舍的,我料得你是心里过意不去。白文景是老四安插在小朝廷的内应,如今小朝廷已经覆灭,理当奖励他这份功劳。可他见今杳无音信、死生不明,倒显得皇恩无着、奖罚不明了。” 荣世祯见他接了自己的话头,这事就好说得多了,点头道:“我想着江南已经平定,须得拉拢人心。白文景虽在小朝廷入阁为官,但后来为昭王奔走效劳,朝廷应该奖励他才是。那些流官逃民看见朝廷恩义宽和,说不定就纷纷回归依附本朝了。” 萧在雍说道:“白文景是昭王用过的人,朝廷善待于他,那也是尊敬昭王之意。” 荣世祯心里松了一口气,催促道:“事不宜迟,你明天就起拟敕令分发出去罢。” 萧在雍似觉得太过仓促,反问道:“出了正月再办不行么?” 荣世祯心想昭王能早一天回来就早一天,再拖延下去,未免又有变数,便道:“你就答应了我罢。这其中是有些缘故的,回头等事情了了,我就原原本本告诉你。总之是大大有利江山社稷,绝不会有损你的名声。” 萧在雍深深凝视着荣世祯,片刻温言道:“好。” 荣世祯面露微笑,把头靠在萧在雍的颈间,想到高应麟或许真的仍在人间,即将与自己重逢,心中又是期待雀跃,又是不敢太过相信,唯恐到头来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梦,没得再为高应麟深深伤一回心…… 萧在雍抬手抚摸着荣世祯的脊背,低声道:“你在想什么?” 荣世祯笑了笑,双臂搂紧了萧在雍的身躯,说道:“我在想,还好你在这里,我还能这么抱着你。” 萧在雍低头看向荣世祯,荣世祯也抬头看向他,渐渐两人口唇相接,甜唾融心……炽热气息缠绕在两人身周,荣世祯低声道:“你还看书不看?” 萧在雍微笑道:“改日再看罢。” 荣世祯笑了笑,说道:“那我们歇下罢。” 萧在雍将兵书留在椅上,打横抱起了荣世祯,在火光中一步步走向床榻。荣世祯将上下衣衫剥得干干净净,两人拥在一处颠鸾倒凤,半夜方歇。 翌日起来,萧在雍便唤来书吏,拟了一份钦差金敕,说明了白文景有功于江南平叛大业,现以钦差大权恢复白文景的原职,依旧叫他做两浙中堂,子孙照例受荫封,命他速至衙门上任,敕书署名是大恒朝皇帝钦差定北王萧,盖的是定北王金印。 敕书已成,又誊抄数份分与各地衙门。萧在雍调了一队骑兵快马加鞭送往四方。 荣世祯心想:“白文景虽说要等敕令遍传天下,他才肯放人,但他又没长千里眼、顺风耳,怎能纵览天下消息?只待沧海关附近一带贴出告示,那也差不离了。”于是出去唤来侍卫,低声吩咐道:“你们去沧海关镇上盯着消息,白家人但凡露面,你们就来说与我。”侍卫领命而去。 这一日,萧在雍去舟山水兵营视察边防海务,听说自从江南叛乱以来,蔚海一带水贼猖獗,山寨林立,是为大恒水域隐患。 荣世祯心中有事,推说自己不便参与江南军政,因此不曾跟去,留在营地等待消息。 直等到晚上,云南侍卫方才回来,向荣世祯禀告道:“定北王军的手脚好利落,附近官府和城门上都贴出了告示,许多百姓涌来观看。白家是这一带的望族,谁人不识得白文景的名字?大家都说白文景跟着高老三造反朝廷,朝廷竟然还叫他做官,不知他走了什么老运,找了什么靠山。” 荣世祯说道:“白文景可去官府赴任了?” 云南侍卫摇头道:“我们去了白家的庄子,白家人并未回家。我们还去昙花寺走了一遭,一把锁把寺门锁得好不紧密。我们翻入寺院里查看,各处都空荡荡的,已是人去楼空。” 荣世祯心里焦躁,暗想:“难道他真要等到消息传遍天下才行?他这么耐得住性子?” 是夜萧在雍回来,两人相见叙话。荣世祯见他眉宇间似有思虑之事,问道:“今日不顺么?” 萧在雍说道:“我今日听本地水兵长官汇报,方才知道,现今蔚海一带,水贼数目竟不下三万,一应炮火器械俱全,几大山寨同气连枝,以海外舟岛为窝巢,伺机sao扰沿岸百姓。高老三掌位之时,水贼迅速猖獗坐大,他却不及时出兵剿灭,一心只顾着反攻京师,内斗夺权,不知当的哪门子皇帝。” 荣世祯吃了一惊,说道:“听说伪帝逃离平湖城之时,湖上盗贼曾趁乱入城,大肆劫掠,必是这伙海上盗贼的分支了,不想成了这么大的气候。” 萧在雍说道:“这三万水贼若与夷寇勾结,则大恒朝海域立有新患。” 荣世祯建议道:“海盗水贼都是乌合之众,跟火狮子、伪帝相比,那还是差得远了。你是朝廷钦差,新帝师主力还在江南,不如趁机出兵海外,将这伙儿水贼一网打尽,为朝廷扑灭这股邪火。” 萧在雍摇了摇头,说道:“只怕没那么容易。海外舟岛星罗密布,地势复杂诡谲。我从沧海关出兵讨贼,水贼大可逃窜到东南水域。朝廷只授予我节制江南之权,我无权追出江南海域,非得集合宁州、闵州各地水师共同围杀,方能斩草除根。” 荣世祯一想也是,便道:“那么只有等你回京,与皇帝说明此事,再由皇帝下令调集宁州、闵州各地守将了。” 萧在雍说道:“我还要顾念关中剿贼战事,皇帝必会另派老将歼灭水贼,那时江南政务也会一并从我肩上卸去。” 荣世祯说道:“你也不必谦虚了,朝廷若有人可用,怎会把你从关中临时调到江南来当差?” 萧在雍微笑道:“这回皇上派我来收拾江南残局,已经有些皇族亲贵不太自在了。若是皇帝再把东南全域都交给我节制,他们可要跳起来拼命了。” 荣世祯笑了笑,说道:“你是皇上的老丈人,不也是皇族亲贵么?”但心里想着:“在雍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