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楔子:第一滴泪 (第3/8页)
痛苦会让你绝望,绝望会让你做蠢事,蠢事会让你Si。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链,被无数代的穷人用血和泪证明过。所以最好不要希望。最好接受。最好像羊一样,吃草,走路,繁殖,然後有一天被宰杀,在那之前什麽也不想,什麽也不问,什麽也不要求。这样至少你可以平静地活着,直到平静地Si去。 她经过其他的房子。村庄不大,只有大约二十个家庭,散布在山谷的斜坡上。每个家庭都有一间像她家一样简陋的石屋,有一小块田地,有几只J或羊。房屋之间的距离不近也不远,近到你能听到隔壁的争吵,远到你可以假装听不到。这是农村社区的微妙平衡——既要有足够的连接来互相帮助,又要有足够的距离来保持yingsi。艾莉卡经过老彼得的铁匠铺。铁匠铺b其他建筑大一些,因为需要空间放置熔炉和工具。这个时候铁匠铺还是黑暗的,彼得还没起床。彼得是个好人,五十多岁,寡夫,有一双粗糙但灵巧的手,能修理几乎所有坏掉的金属工具。村民们信任他,不只是因为他的手艺,还因为他的诚实。在这个时代,诚实是稀有的品质。 她经过安娜大婶的房子。安娜是村里的接生婆和草药医生,七十岁了,满脸皱纹,但还很y朗。她接生了村里几乎所有的孩子,包括艾莉卡和托马斯。她知道每个人的秘密——谁的孩子其实不是丈夫的,谁有暗疾不敢说,谁流产过几次。但她从不说出去。这是她的职业道德,也是她被尊重的原因。安娜的房子外面挂着一串乾燥的草药,在雾中显得像某种神秘的符号。 她经过约翰叔叔的房子。约翰不是她真正的叔叔,但村里的孩子都这样叫他。他是个猎人,擅长设陷阱,有时候能抓到野兔或野J。他会把猎物分给村民,换取面包或其他东西。他是个安静的人,不太说话,但很善良。艾莉卡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她在森林里迷路了,是约翰找到她,把她背回村庄的。她一直记得他背上的温暖,还有他低声说的「别怕,你安全了」。 这些都是她的邻居,她的社区,她生活的世界。他们不富有,不出名,不会被历史记住。但他们是真实的,是活生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挣扎,自己的小小的喜悦和巨大的悲伤。历史书不会记录他们,史诗不会歌颂他们,但他们存在过,他们活过,他们Ai过和失去过。这应该是值得记住的。但世界不记住小人物。世界只记住国王和英雄,记住战争和条约,记住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sE的人。像艾莉卡这样的人,像彼得、安娜、约翰这样的人,他们只是背景,只是统计数字,只是「平民」这个模糊集合的一部分。 但此刻,在这个即将被血染红的清晨,让我们记住他们。让我们记住这个村庄的每一个名字,每一张脸,因为很快,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Si去,Si得毫无意义,Si得没有尊严,Si得连屍T都没人收埋。让我们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记住他们,在他们还只是普通人,还没有变成悲剧的一部分的时候记住他们。 艾莉卡到达羊圈时,天空开始泛出一丝微弱的光。羊圈在村庄边缘,是一个用木桩和绳子围起来的简陋围栏,大约十米见方,地面是踩得y邦邦的泥土,混合着羊的粪便和尿Ye,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这气味对艾莉卡来说已经不算气味了,就像你不会注意到自己家的气味一样,她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混合了动物、泥土和排泄物的味道。她打开简陋的木门——三根绑在一起的树枝,用绳子固定,一推就会发出吱呀声。那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响亮,在雾中传得很远。羊群听到声音,开始SaO动,发出低沉的咩咩声,像是抱怨被吵醒了,又像是在打招呼。 三十只羊。这是她的责任,她的工作,也是她大部分时间的陪伴。她认识每一只,不只是认识,而是了解——它们的X格,它们的习惯,它们的小毛病。那只耳朵有缺口的是玛莎——去年被野狗咬过,当时艾莉卡以为她会Si,但她活了下来,虽然留下了疤痕。玛莎从那之後变得胆小,总是待在羊群中间,从不落单。那只走路一瘸一拐的是老汤姆——他其实不老,只有五岁,但在三年前摔断了左前腿,没有钱请兽医,就那样自己癒合了,虽然癒合得不好,留下了终生的跛行。但老汤姆很坚强,从不抱怨,默默地跟着羊群走,虽然b其他羊慢,但从不掉队。那只总是落单的是孤儿——她的母亲在生她的时候Si了,她是艾莉卡用羊N瓶养大的,所以她对艾莉卡特别亲近,但对其他羊很冷淡,像是不知道自己是羊,以为自己是人。 艾莉卡给它们都取了名字。她知道这很愚蠢,因为它们不是宠物,它们是财产,是资产,是会被卖掉或宰掉的东西。父亲有时候会卖掉一两只来换钱买粮食或工具,当那些她取了名字的羊被牵走时,艾莉卡会假装不在乎,会告诉自己「它们只是羊」,但她心里会有一个小小的、痛苦的地方被撕开。但她还是继续给新来的羊取名字,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她的工作就太孤独了。给它们取名字让她感觉不那麽孤独,让她感觉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生命认识她,知道她的存在,在乎她是否出现。这就是人类的需求——被看见,被记住,被在乎。哪怕是被一只羊在乎。哪怕那种在乎只是因为你是送食物的人。 「来吧,」她轻声说,声音在雾中显得柔和而模糊,「该去山上了。早点去,早点回来。」羊群慢慢地走出圈栏。它们不急,因为它们知道目的地,知道那里有草,知道一天会怎麽过。它们的生活是完全可预测的,这让它们平静。它们不需要思考明天,不需要担心未来,不需要问存在的意义。它们只需要吃草,睡觉,活着。它们的世界很简单,简单到令人嫉妒。有时候艾莉卡会想,如果她是羊该多好。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挣扎,不需要承受身为人类的所有复杂的情感和责任。只是吃,睡,存在。这不是更幸福吗? 但她当然不是羊。她是人,被诅咒拥有意识的人,被诅咒会思考的人,被诅咒能够想像不同生活的人。这是人类的悲剧——我们能够想像我们永远无法拥有的东西。羊不会羡慕别的羊,不会梦想成为别的东西,不会躺在夜里想「为什麽是我」。但人会。艾莉卡会。虽然她训练自己不要,虽然她知道这样想只会带来痛苦,但在某些时刻,在某些无法抑制的时刻,她还是会想:如果我出生在贵族家庭该多好。如果我有钱该多好。如果我可以去城市该多好。如果我的生活可以不同该多好。 然後她会强迫自己停止这些想法,会告诉自己「你拥有的已经够多了」,会想起那些b她更惨的人,会提醒自己要感恩。但感恩很难,当你所感恩的只是「至少我有吃的」「至少我还活着」这种最低限度的东西时,感恩就显得苍白无力。 艾莉卡跟在羊群後面,用一根长棍轻轻拍打落後的羊,让它们保持队形。这是她不需要思考就能做的事——她的身T知道怎麽做,她的眼睛知道该看哪里,她的手知道什麽时候该挥动棍子。这就是十年重复的结果。你变成了一个自动机器,一个完美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系统。你的身T接管了,而你的意识可以去别的地方,可以做白日梦,可以胡思乱想,可以什麽都不想。也许这就是幸福——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选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