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2页)
这又是一个程廖答不上来的问题,说句实话,在陈愿和甘辞舟错综复杂的关系上,有一个死结。陈愿是局中人,所以他看不明白,也可能是不想承认,程廖身为旁观者,这么多年却越来越清楚一点。他们之间以血缘为纽带,两人的地位与手段相差太多了,只要甘辞舟不愿意放手,陈愿永远也摆脱不了他心底的噩梦。 程廖心思电转,陈愿不知道的是,在他昏过去后,甘辞舟直接嘱咐医生取了血样与陈愿儿子做了亲子关系鉴定。 幸好结果还算让甘辞舟满意,两人没有亲缘关系,不然依照甘辞舟的脾气,陈愿真要玩完了。 程廖想劝劝陈愿认命吧,别再和甘辞舟过不去,自讨苦吃,正欲开口,见陈愿两眼没有焦距,脸色苍白,依旧是备受打击的病弱模样,又只能将想说的话咽下去。 下午太阳被阴云遮起来了,天空灰蒙蒙的。室内放着暖气,温暖如春,陈愿望香窗外,凛冽的寒风呼呼作响,光秃秃的枝干在陈愿的眼睛里晃动。 程廖还有工作要忙,先离开了,临走前嘱咐陈愿不要多想,好好睡觉,千万别再动逃跑的心思。 怎么会呢?孩子还被甘辞舟的人控制着,自己还能往哪跑。 风声像是猛兽的呜咽,四季轮转,时间过得真快啊。第一次见到甘辞舟,是夏末,树叶还是绿油油的,北方的阳光依旧火辣照射着大地。 十四年前。 “张阿婆,回来啦!” 一个脊背微驼的老妇蹒跚着走进小院,闻言扭头笑眯眯的应和了一声。 “啊,回来啦。” 邻居颠了下自己的小孩子,见阿婆胳膊弯挂着一个竹篮子,接着问道,“是不是去集市上买rou了。” 张阿婆慈祥的脸庞布满沟壑,“对,我家愿愿今天就放假了,他高中学习辛苦,我做点好吃的给他补一补。” 女人的丈夫也在陈愿学校任职,提起陈愿邻居女人也来劲了,“我可是听我那口说了,你家陈愿成绩特别好,好好学再过两年肯定能考上大学,张阿婆,到时候您就可以跟着你这外孙享福了!” 邻居女人笑声很是爽朗,张阿婆听到别人夸赞自己心尖尖上的外孙,笑得皱纹也变得舒展,阳光透过白云打在两人皮肤上,有几分岁月静好的唯美感。 俩人没在闲聊,张阿婆推开小院门回家,脸上的笑变得落寞,眼睛里带上苦涩。 将篮子放在柜台上,先回里屋将自己裤子换了下来。刚刚女人离得远,没发现老人裤子膝盖处两团灰扑扑的污渍,粗糙的手掌也有一小块擦伤。 竹帘隔绝了外面的一部分光线,张阿婆盯着手心里的白色药片,沉沉叹了口气。没有就水直接将止疼药干咽下去,麻木的感受着舌苔上发散的苦味,就像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灰败颠簸的人生。 张阿婆静坐了一会儿,等身体一阵阵的痛楚慢慢被药物所平复,又起身去厨房忙碌。 陈愿要放暑假了,今天会早点回来,琢磨了下时间,老人手起刀落,有条不紊得做晚饭,太阳西沉,炒菜香悠悠从小院飘了出去。 “外婆,我回来啦。” 静谧的小院传来吱呀声,少年人声音清亮,带着这个年纪的勃勃生气。张阿婆用炉灶旁的手巾擦了擦手,迈着急切的步子走了出去。 张阿婆眼角堆满了笑,“愿愿回来啦!快,把书包放那,准备洗手吃饭。” 陈愿在小院砌的水池边用香皂简单冲洗把脸,凉凉的水洗去了些身上的黏腻。拽过毛巾胡乱擦了把,陈愿两步跑上前一把搂住了老人,弯腰脸颊轻轻在张阿婆脖子处蹭了蹭,语气里都是依恋。 “外婆我好想你啊。” 张阿婆拍了拍少年日渐宽厚的肩膀,耳边的银发轻轻晃动,声音里带着很难察觉的哽咽。 “外婆也想你了。乖孙孙,先去拿块西瓜解解渴,我把饭端上来。” “外婆你去坐着歇会儿,我去端饭。” 陈愿放开了老人,不等阻拦,手脚麻利的在小院支起了掉漆的方桌子。张阿婆一直带着笑凝视着陈愿,眼底满是疼爱。 少年身材颀长,相比同龄人,腰背挺直却显得瘦削,像一杆青翠的竹。进进出出的,偶尔投过来的眼神干净明亮,带着书生意气与热忱。 这孩子从来懂事,总是说自己高中生了,是个小大人了,只要回家,家务活都不让老人沾手。这么多年祖孙相依为命,简陋的小院也总是干干净净,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画面温馨而美好。 一碟子腊rou,清甜的西瓜,爽口的泡菜,色泽鲜亮的辣椒炒黄牛rou,还有一锅陈愿最喜欢的娃娃菜豆腐汤。 “外婆,我给你盛米。” 蓉城人爱吃会吃,不亏待自己的口腹之欲。这一桌都是家常菜色,只是对张家祖孙俩来说,这一顿可着实不便宜。陈愿知道,老人是心疼自己在学校吃不好,才变着法给自己补身体。 陈愿考上了镇里的重点高中,只不过离家十几公里,靠家里那辆老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