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的幻想_5柑橘类约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柑橘类约会 (第1/2页)

    温格小姐换了新的绿植。

    桌上常摆的君子兰消失了,原先的位置放了盆金鱼花。

    林敛知问起时,温格小姐莞尔道:“已经赠送出去了。”

    这位西班牙女士笑起来很好看,更偏白人的长相,一颦一蹙又带有东方的宛韵。

    幽香氤氲在鼻尖,林敛知坐到了她对面。

    “中国人爱兰,”温格小姐将花盆移了个方向,圆润的花珠浸入澄净的阳光,“孔子先生赞叹君子之德时用兰花作引,说它不以人而不芳。”

    温格小姐每次接待来访者都会先闲聊一番,林敛知已经习惯了,他不需要作什么回应,甚至不用认真倾听,这都是被她允许的。

    “我觉得那花太寡淡,无论含苞还是绽放,总是静悄悄的,让人感到寂寞……不过我丈夫很喜欢,”温格小姐提到伴侣时,眼中的柔情蜜意仿佛要溢出来,“那盆君子兰就是为他养的。”

    她目光投向金鱼花,说:“但是要我选的话,我更喜欢这样鲜艳可爱的花。”

    林敛知这时问:“兰花送给你丈夫了吗?”

    温格很少见到他对什么话题感兴趣,略微惊讶,然后回答:“是的,他收到后很开心,即使那不算什么名贵的花种。”

    林敛知点点头,没再问其它话。

    闲聊结束后就是正常的心理治疗过程。

    林敛知是温格到中国后接触到的第一位孤独症系谱障碍患者。那时的林敛知才八岁,她还是个跟着导师做研究的学生,从他确诊阿斯伯格综合征后的所有治疗过程她都有参与,用中国俚语来说就是看着他长大的。

    他这种病症与高功能孤独症极为相似,但又存在差异,治疗方法也大不相同。

    一般的孤独症患者会对社交感到排斥,但他们在给林敛知在做诊断时发现,他并不逃避与人交流,而是喜欢将交流具象化,比如频繁的肢体接触。

    心理治疗是为了趋近正常人,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这样难免会给他人造成困扰,更不利于林敛知成长。后来在长时间的认知行为治疗和心理干预下,他确实不再与人有过多的肢体接触,只是喜怒哀乐仍然不敏感,言语的表达仍然一以贯之。

    林敛知会通过很多方式来表达感情,也会通过很多方式来接收感情,唯独对话语和情绪迟钝得不行。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助林敛知能够更准确地分辨他人的感受。这是个漫长且效果甚微的过程,需要医生和家人有十足的耐心,某种意义上孤独症也算不治之症,他也许一辈子都无法理解那些常人之情。

    好在林敛知足够幸运,他的病症有迹可循,治疗成效显着,还有个伟大的亲人。

    温格小姐的心理治疗以谈话为主,结束后林以瑶进来了解情况,林敛知无事可做,跑到医院门口逗猫去了。

    临走前,林以瑶随口提了几句林敛知状态不对的事情,并没有细说,但温格却敏锐地察觉到异常。

    她看向桌边的金鱼花,突然有了个猜想。

    当林以瑶听到林敛知说自己明天要和同学去看电影时,她不可置信,同时又点担心。

    “你的这个同学,”她顿了一下,说,“是男生还是女生?”

    林敛知如实道:“男生。”

    林以瑶放下心来。她最近看了许多有关孩子青春期心理的书籍,里面提到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隐私感会加强,心思也会更敏感,家长在关心他们的同时也要把握好距离。所以她很识趣地没有多问。

    “约好时间,”林以瑶说,“可不要迟到了。”

    林敛知点头:“不会的。”

    天气预报说明天是个晴天,林敛知很期待跟陈晏和的见面。

    可天不遂人意,林敛知早上起来时,外面下起了大雨。

    灰蒙蒙的天,他的心里也蒙上层雾。

    林以瑶提议道:“雨太大了,姑姑开车送你过去吧?”

    林敛知没意见。

    约定的电影院离小区不远。林敛知到的时候雨势依旧,他望了一眼晦暗的天,进了电影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