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天光之前 /好像一切回到原点,却不是他想要的结局 (第1/1页)
“……以上就是我们组的分享,谢谢大家。” 一阵零星的掌声过后,台上的演讲者却没有下台的意思,他身姿笔挺,容颜冷傲,只听他顿了一下,口齿清晰道:“本次小组展示的分工如下,原路非负责资料收集,江风负责内容整理,程鹏负责PPT制作,我来负责演讲,刘志鑫同学……”又是一个停顿,“没有参与小组作业。” 教室静默了一瞬,很快响起窃窃私语。有人左右张望寻找那位“搭便车”的同学,好奇是谁的脸这么大。 “我去,真敢说啊。” “哈哈哈哈挺解气的怎么回事?果然每个组都有吃白饭的,呵呵。” 坐在第一排的教授也有些惊讶,扶了扶眼镜问道:“没有参与……你的意思是,这位同学对本次作业没有贡献任何一点自己的见解吗,包括前期内容讨论和后期内容输出?” 所有人都莫名开始屏息凝神,仿佛观摩一场关乎道义的宣判。 “是的。”杜希声说,把指节无意识地捏了个响。 “刘志鑫同学来了吗?”教授扬声问。 “我不认同。”当事人面露嘲讽地举起了手,“我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个人见解,但是一个都没有被所谓的‘组员’采纳,并且,他们组织讨论的时间完全没有顾及我的时间安排,所以,这分明是一场以多欺少。就这么草率地断言我没有参与……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气氛陷入凝滞,台上的人没有回击,依旧平静地站着。杜希声知道自己冲动了,解决冲突有很多种方式,他偏偏选择了最没有退路的一种,既得罪恶人,还可能连累队友。 他一贯的“进退有度”好像失灵了,此时此刻,只想快速抹杀一切看不顺眼的东西。 “小组内部问题,我们就下课再讨论吧。”教授回到讲台,“来,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 这天下午,杜希声果不其然收到了来自对方的挑衅: -你不会觉得自己很英雄吧? -还玩告状 他回道: -因为你自己不配合和消极怠工,这门课你的平时成绩已经不及格了 -如果觉得开嘲讽有用,自便 刘志鑫看不惯他的道貌岸然: -你tm懂个卵 -精神不正常吧你 -没有我你们能组到队? -真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变态癖好?草 -你在说什么 -你还问我?现在说小话的主角都是你,自己不知道? -被高年级玩的滋味不错吧 -要不要帮你闹大点??让教务处老师都来看看,看看“正直”的同学到底是什么面孔,哈 杜希声抖着手一个语音通话打了过去,被掐断。对面不解气地继续打字进行言语侮辱,像个被抢了食的野狗,彻底挖开了卑劣和丑恶,冲着人狂吠不止。 脑海里突然闪过林荫道间忙碌奔跑训练的人影,被踢飞的石子,还有那句“道不同不相为谋”。他知道不该为这种垃圾恼怒,他恼怒的是自己。明知不可而为之,无论是冲动地揭发真相,还是冲动地喜欢上那个人…… 都像脱轨一般令他崩溃。 家里的淋浴间比学校条件好上不少,水温适宜,水流适中,门外的母亲在给他们兄妹俩准备夜宵,meimei在自己房间唉声叹气地写作业。 杜希声仰着脸冲水,任凭黑发糊了满脸。不一会儿,又脱力似地重重靠在瓷砖上,冰凉的刺激令心脏猛然擂鼓般轰鸣。 这样是不正常的,没有结果的,不该发生的…… 他还有老妈和meimei,这是他破碎的家庭中最爱的、也是最爱他的两个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些如利剑般的伤害,有形或无形,不是他一个没有经济实力和权势地位的单薄少年可以一举抵挡的。 他不能也不愿看到的结果,将是因为他不合时宜的任性,而再次重创这个家。 这个自父亲背叛、父母离异后一直佯装坚强,笑对变故的男孩,终于扔下了自傲和铠甲,在一片柔和的暖意中痛哭出声。 宋禄发现小学弟最近对自己越发冷淡了。 发消息的回复时间从十分钟、半小时到半天,往往是他叭叭说了一堆,对面只回了几个关键字维持礼貌。想约人变得越发困难,不是“有课”,就是“有事”,甚至“困了”都能成为拒绝自己的理由。 这合理吗?! “孔雀宋”觉得自己真的失宠了。但又不知道失宠的原因是什么,有新欢了?还是像叶响那个老狐狸说的,自己让他没有安全感? 总之,形势非常严峻。 这天,杜希声再一次拒绝了自己放学陪他去校外买东西顺便吃饭的邀约,终于忍不住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打了电话过来。正逢课间,宋禄赶紧推门跑到走廊上,手忙脚乱地接起来。 “宋禄,”杜希声用全名唤他,“我这下半学期真挺忙的,上次在肯德基跟你说过吧,不好意思啊……可能没睡好,最近一直比较烦躁,你别介意。”语气却是淡淡的,半点听不出烦躁的证据。 “啊,”宋禄张了张嘴,一时卡壳,“到底怎么了嘛。”没忍住软化了声音,试探地问。 “真没什么,”对面说,“可能……还是大一不太适应吧,对不起。” “你别道歉啊,”他有点急了,“我从来没有怪你的意思,我以为你烦我了。不是就好。” 杜希声轻轻“嗯”了一声,甩下一张空头支票,“过段时间,等我把杂事忙完了就来找你,前两天我看到寒假有个视觉摄影展,叫‘瘾瘾作乐’,嗯……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到时候一起看吧?” 宋禄捏紧了手机连连答应。 可他没想到,这次通话之后,一直到寒假,他都再也没有成功联系上对方。 也直到这时他才恍然意识到,自己丝毫不了解杜希声的朋友圈,只知道他在商学院经济学读大一,宿舍楼在他隔壁的隔壁,虽然去过一次,但是没能记下门牌号。 他们的邂逅像一场幻影,莫名其妙地吸引和亲热,再悄无声息地戛然而止。好像一切都回到了原点,但却绝不是他想要的结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