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忆3  (第1/2页)
    太初二十六年。    时日冬,皇城玄武门。    “齐王萧旻谋逆!圣上口谕,就地格杀!”一身着金色盔甲的单骑高举令牌,一路策马行至玄武门。    “是太女谋反!本王奉令平乱!此人假传圣令,还不快将其射杀!”    身披玄红盔甲,头戴同色兜鍪,只露出一双凌厉的眼眸,高高立于一匹棕色骏马上的女乾元厉声呵斥道。    一旁的副将顿时挽弓搭箭,将那高举令牌的士兵射杀。    又是一阵纷乱的马蹄声传来,再次阻拦了齐王萧旻杀进宫中的队伍。    领头的人一身黑金盔甲,戴着同色头盔,红色盔缨高束,脸覆鬼面,立于一匹黑色骏马之上,杀气凛然。    萧旻望着来人,森然凌厉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妒意。    这副铠甲,可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穿的。    而现在的大衍,唯一有资格穿上这副铠甲的人就在眼前了。    曾经的梁王,如今的储君,圣上亲封的镇国上将——萧恂。    “缴械不杀。”面具之下,无人窥见这位杀伐果决的储君的神色,但冷淡的四个字,已经足以震慑在场的大多数人。    萧旻冷笑一声,将染血的剑指向萧恂,凛然道:“清除叛党,何谈缴械?”    “萧旻,现在下马,孤还可以饶你一命。”萧恂一手拽住缰绳,另一手握着一柄还在滴血的长刀,语气冷漠。    “饶我一命?这可不像你了,十九,你挡了我的路,我非杀你不可。”    萧恂没再回话,只冷淡的下令:“所有谋逆者,就地格杀,一个不留。”    一声令下,最后一刻安宁也被打破,一时间杀声震天,鲜血四溅。    萧旻持剑策马,直直冲着萧恂而去。    萧恂抬起了手里的刀。    ……    “京畿卫出行,闲人避让!所有百姓尽归家中,待叛党清除!”    “太女殿下有令,清除叛党,尽数绞杀!”    数队银白色重甲骑兵在大街上行进,分路闯进一些官员府中,拔刀就砍。    “将门撞开!”    几支京畿卫将齐王府包围,几个重甲士兵奉令上前用身体撞门,里面的人死死堵住,却仍旧不堪重负,被完全撞破。    “京畿卫执令,绞杀谋逆者齐王一党,府中下人尽数捉拿审问,都给我跪下!”领头的京畿将领大声吼道,王府里顿时乱成一锅粥,直到四处逃窜的下人被当场砍死一个,又才安静下来,纷纷下跪。    “齐王侧妃在哪儿?”将领将刀架在管家的脖子上,厉声问道。    管家顿时抖如塞糠,磕磕绊绊的答道:“侧妃…她…她在清欢院…”    “带路!”    “将…将军…侧妃她…”她就要生产了…    “带路!”    将领不耐烦的打断管家的话。    管家不敢再多话,但也腿软的起不来,将领见状,命令两个京畿卫将他架起,由他指路。    清欢院。    房屋里传来一阵响亮的啼哭,管家顿时惊愕的看向将领,生怕他下一刻就闯进去杀了齐王的孩子。    但将领管也没管他,只是一路走进去,停在里屋外,敲了敲门。    “什么人呐?”里面传来产婆的问话声,接着又道,“赶紧去报喜,侧王妃生了个好健康的女孩…”    “京畿卫执令,齐王谋反,本将军奉令清除叛党。”    将领一番冷酷无情的话将里面的人顿时吓得大惊失色。    “侧…侧王妃,这…外头那人说王爷谋反了…这怎么可能呢…”    躺在榻上脸色苍白的闻鸢闻言反倒波澜不惊,她轻咳一声道:“把孩子给我看看。”    一旁候着的婢女也格外冷静,她将刚刚出生的婴孩抱到闻鸢面前,复而又默默退开。    在门外候了一会儿的将领又出声道:“齐王侧妃,本将军奉太女殿下之令,清除叛党,希望不要饶了您的安静。”    里面的闻鸢自然也听见了这番话,她看着眼前的孩子,眼神充满了眷恋。    她身为齐王侧妃,齐王谋反,她又刚刚产子,这对于任何一个齐王对家而言都是斩草除根的好机会。    但她知道,萧恂无意杀她。    闻鸢轻叹了一口气,让身边婢女出去答复那名将领。    萧旻爱她,可好像又没那么爱她。    皇权在上,她萧旻终究是对权势低了头。    ……    玄武门。    “阿鸢还在府中等你。”萧恂一字一句的说着,却是将手中的刀刃再往里推进了一寸。    萧旻双手抓住刺进自己胸前的刀刃,满嘴鲜血,她望着萧恂,见她身上除了被溅上的鲜血以外竟然没有一处伤口,一时之间竟然笑了出来。    “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