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十二、惊魂艳梦(窥视/李严视角的君臣灵堂lay) (第1/3页)
夜晚。江州,都乡侯府。李严性喜豪奢,府邸建造的宽大华丽,而卧房尤甚。案前摆着宝镜,金盘。榻前悬着涟珠帐,此刻他懒懒的看着仆人殷勤的为他展开纱衾,放下珠帘服侍他睡下。许是,香炉中的沉水香的助眠作用极佳。不多时,李严就进入了梦乡。 恍惚睡了不知多少时候,忽听得似是有谁在耳边咒骂道:该死的东西。还不赶紧起来,出来这么大的事情。你还有心思睡觉! 李严性子素来张扬跋扈,闻听此言。登时勃然大怒,睁开眼就欲拔剑朝那人砍去。然而,眼前却是一片虚无。前方隐隐传来一缕亮光,李严不由自主的顺着亮光朝前方走去。当走到近前时,眼前的场景让他瞬间几乎惊掉了下巴! 整个房间内尽是飘荡的白纱,案前供着一个焦黑的灵位牌。上面写着几个血红的大字——汉昭烈帝刘备。 啊?这……这是。李严被眼前阴森的景象吓得魄散神摇。然而,还未等他定神。灵位前的景象就再次令惧怒交加。 灵位前,跪着一个神色漠然的俊秀少年。正是当今的天子——刘禅。只是,此时他的模样较之现在更为年少,依稀是十七岁的模样。一阵阴风吹过,将少年肩上披着服丧黄麻布吹了下来。但他毫无反应,甚至连去伸手捡起黄麻布的意思都没有。 供桌前只燃着一截短短的白烛,伴着灵位牌上那行血红的大字。还有身后那具漆黑的棺木,衬得本就阴森的灵堂更多了几分鬼气。李严简直觉得,那供桌上摆着的不是曾经让他风光无限的刘备的灵位。而是某个不甘轮回的恶鬼在不断嚎啕。 陛……陛下。李严正想开口,却只听门“吱呀”一声轻响。一个腰束白布,英挺俊逸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刚看清男子的相貌时,李严顿时怒火中烧。 那男子不是旁人,正是他恨得咬牙切齿的政敌——诸葛亮! 只见他长身玉立,锦衫玉带。明明已是四旬上下的年纪,却依然是风姿俊朗,容色俊伟。他缓缓走到刘禅身边,平日里冷冽如冰雪的双眸此时却柔情满溢。那双幽深如潭的黑眸中,满映着少年清俊的侧影。 陛下,您已经在这里待了许久了。时候不早了,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说着,诸葛亮轻轻按上刘禅的肩头。语调温柔之极。 不,先生。我想在这里多待一会儿。 刘禅回身握住诸葛亮的手,目光却冷冷的注视着面前的灵位牌。寒眸中隐隐闪着火光。 先生。不,应该唤您相父才是。您知道吗?只有在这里,只有这么清楚的看着他的灵位和棺木。我才觉得心里能安静下了。 刘备死了,他终于死了。我终于可以摆脱他的阴影了。终于,可以不用明明对他厌憎到极点。却要因所谓的“孝道”而故作出一副恭顺的模样。 少年似是想起昔日刘备对自己的横加辱骂,寒眸中怒容更甚。猛地站起身,但双腿却因长久的跪坐而有些发麻。 陛下当心!诸葛亮扶住险些摔倒的刘禅。黑眸中满是心疼和关切之色。接着,他的手慢慢在少年肩上滑过,暗黄色的粗麻布缓缓从少年肩滑落。 四目相对间,两人同时从对方的眸中看见了自己清楚的影像。 相父,能唤您作“父”。我本应该是欣喜若狂的,可是我知道。刘备是故意这么做的,他早知你我心心相印。刻意想要提起我们的不和,才在遗诏中命我对您“以父事之”。故意想要挑起我们之间的嫌隙。 我真没有想到!天下间竟会有他那样刻毒的父亲。为了挑唆我们的不和,竟不惜以这样“恶毒”的遗诏来离间我们。 刘禅说着,俊秀的面容上泛起了一层凝结的寒霜,而那双清冽的寒眸里则是更深的绝望。 陛下,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他所带给陛下您的灾难,都随着他的死而结束了。我知道您恨他,我……我又何尝不是呢。 若不是他的刚愎,蜀中精锐怎么会尽数折在夷陵。若不是他的无能,我又怎会满腔抱负无法实现,只能看着法正横行益州而敢怒不敢言。 诸葛亮说着,环住少年的身体。将他一点点用力拉近怀中,柔软温暖的唇轻柔的印上刘禅的额头。 相父,其实刚刘永回来告诉我他要我对您“以父事之”的遗诏时,我就下定了决心。相父,是弟子一生中最亲近信赖之人。弟子,也曾以为会一直视您做“父亲”,视您做“先生”。可是,弟子如今年岁渐长,却发现…… 原来弟子心中……早就不只是把相父当做父亲了。弟子……弟子不想要对您“视之如父”,弟子想要与您相亲相爱,厮守终身。 陛下…… 听了刘禅的话,诸葛亮眸中的温柔之色更浓。他本就极为疼爱这个自己一手照料大的孩子,对他的感情更是随着他的长大慢慢于呵护转变为了情爱。此时,见刘禅真情流露。内心也按捺不住涌动的心绪,握住刘禅的右手放到自己唇边在少年掌心印下一个柔软的亲吻。 陛下!你,你怎么可以!先帝尸骨未寒,你居然和诸葛亮在先帝灵前这般亲昵! 君臣二人之间的神情缠绵眷恋之至,而李严却看得目眦尽裂。一句“狗男女”正要出口,却转念一想这么骂似乎不对。因为,刘禅和诸葛亮都是男子。又想骂“狗男男”时,也觉得不对。正当李严在考虑该不该骂他们是jianian君yin相时。诸葛亮似乎察觉出李严的存在,缓缓过身来。一双黑眸如电般朝李严直扫过来。 怎么?正方也是放心不下陛下,所以特地来此看望吗? 诸葛亮说着,黑眸冷冷地直视着李严。饶是李严不服输的回瞪过去,却还是被诸葛亮那通身威严的气氛所慑。只得把目光,转向诸葛亮身边的刘禅。 陛下,您这是怎么了?怎能被诸葛亮所蛊惑,在先帝灵前与他作此罔顾人伦之事? 罔顾人伦?哈哈哈!亮与陛下两情相悦,情意早生。为何在正方口中竟成了“罔顾人伦”! 还是说,正方是自觉与亮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