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 愿从今后八千年 (第3/3页)
递给刘禅,又舀起一只抄手,细细吹了吹,喂到了刘禅唇边。 看着相父这样温柔的举动,刘禅寒眸闪动,就着木勺慢慢吃下了诸葛亮喂来的那只抄手。接着不好意思地朝周围望了望,发现周围的百姓并没有因为他们两人这样亲昵的举动而大惊小怪,这才认真品味起抄手的味道。 真好吃!又辣又烫,吃了果然驱寒。 刘禅一边含糊地说着,一边开心地朝诸葛亮微笑。 看着心爱弟子品尝美味时的表情,诸葛亮笑得更加温柔:公子喜欢就好,可要再来一碗? 刘禅将最后一只抄手咽下肚,摆手道:不要了,我已经吃得很饱了。说完,少年眨着澄澈的寒眸道:先生,咱们继续逛灯会吧?好不好? 遵命!诸葛亮说完,再度紧紧牵住了刘禅的手。 两人正走着,忽听前方传来一阵喧闹之声。刘禅见不远处人头攒动,感到有些疑惑,道:先生,前面在干什么呢? 诸葛亮朝前方看了看,笑道:想必是摆擂台设灯谜,吸引百姓赢灯笼吧。说完,又看了看周围各色的花灯,笑意愈浓:今日是上元佳节,这么着……倒也应景。 1 刘禅举目望去,只见一盏制成半开芍药的灯笼遥遥悬在擂台中央,那灯笼许是以轻纱制成,中间燃着半截小小的蜡烛。远远望去竟好似从晚霞里育出的奇花,妍丽非常。 那个就是作为彩头的灯笼吗?好漂亮! 诸葛亮见刘禅望着那盏芍药灯笼,满眼期待。温柔一笑,道::是很好看,公子想要吗? 弟子……可以想要吗? 见刘禅既期待又小心的模样,诸葛亮笑得愈发柔和。抬手在少年柔软的乌发上轻抚:为君者的确不可奢靡。但公子身为人君,也不至于简朴到连一个灯笼都不敢要的地步。《易》之有云:苦节不可贞,物所不能堪也。物不能堪,不可复正也。一国之君太过寒酸,也太不像样。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刘禅漂亮的寒眸中闪出更加期待的光芒:那…… 臣去替公子赢回来就是。诸葛亮说着朝刘禅微微一笑,朝前方走去。刚走几步,诸葛亮又道:公子,在这儿等臣回来。 先生放心,弟子不会乱走!就在此等待先生。 诸葛亮温柔地朝刘禅点点头,朝前方的擂台走去。 行至擂台前,见一名书生打扮的青年站在中央,料想那必定是设下擂台的主人了。诸葛亮微微一笑,对青年道:主人设下擂台以待四方来客。不知,在下可否一试? 1 青年抬眸望去,见是位轻裘玉带的中年男子,极是英挺俊逸,当真是良材美质的风流人物。忙道:自然,不瞒先生,在下今日以灯谜会友,得见先生芝兰玉树,早已心生向往,有意结交,先生请。 诸葛亮微一颔首,道:请公子出题。 好,请先生听题。半布春秋,射一字。 秦。 见诸葛亮轻松作答,擂主赞道:先生果然厉害,接下来,轮到先生出题了。 高台对映月分明,射一字。 唔……昙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公子也不差,请出题吧。 两地相思,射一字。 桂。说完诸葛亮又道:倚山而立,射一字。 1 端。擂主思索一会答道,复而又道:旭日东升? 九。诸葛亮答完,又道:门外来人月已斜。 擂主思索许久,方道::嗯……闲。请先生再猜猜这题:翠竹竞茂? 擂主说完,诸葛亮便道:静。接着又道:礼尚往来,一弯新月临窗前?射一字。 唔……擂主蹙眉苦思良久,道:这……晚辈学艺不精,甘心认输,可否请先生告知答案? 说罢,擂主示意身旁的仆从去取作为彩头的芍药灯笼,亲手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接过灯笼,淡淡道:天地穹庐中的穹字而已。 先生才思敏捷,晚辈佩服之至,还望先生告知姓名? 诸葛亮神色如常,依旧淡淡道:雕虫小技而已,岂足道哉?至于姓名……不说也罢,告辞。 仆从见擂主怔怔望着诸葛亮离去的背影,小声问道:公子,您看什么呢?那人已经走远了。 1 听见仆从的声音,擂主这才收回目光,感叹道:刚才那位先生,定是位非同寻常的人物。 公子,灯笼取来了。 刘禅正等待得有些无聊,忽听得身后响起一个熟悉而温柔的声音。转身,只见诸葛亮正微笑着将那盏芍药灯笼递到自己面前。看着精致的灯笼,刘禅寒眸顿时亮起,开心道:先生还真的取来了!先生好厉害! 公子喜欢就好。说着,诸葛亮轻轻握住刘禅的手,感到那双白皙修长的手已经冻得冰凉。登时心疼起来,益州虽然地处西南,但现下毕竟是冬日。想到刚才这孩子认真地在寒夜的街道上等待自己,便柔声道:公子的手可有点凉了,臣给您暖暖? 说着,诸葛亮将刘禅冰凉的手拢在自己掌心。刘禅感觉到诸葛亮带着薄茧的大手轻轻摩挲着自己的双手。诸葛亮掌心的温度远比暖炉更温暖,那温暖一直沿着自己的双手熨帖到心底。刘禅抬眸望着诸葛亮英俊的面容,扬起一个甜蜜的笑容。 微微弯起眉眼,少年的面容在灯火的映照下显得愈发隽丽清雅,看得诸葛亮心底柔软万分。抬起手,顺着少年光洁的额头慢慢下滑至唇边,细致而体贴。最终,俯下身,与他紧紧相拥。 今日是上元佳节。公子,许个愿吧。 怀中的少年微微抬起头,寒眸光华皎皎。满城璀璨的花灯下,诸葛亮清楚地听见自己心爱的少年,附在自己耳边的告白:愿从今后八千年,长似今日,永似今日。 公子…… 喧闹声,嬉笑声,周围的一切声音好似静止住了。似乎连时光也凝结于此刻,凝结于少年微微含笑的寒眸中,凝固在灯火下那两道交织相拥在一起的身影中。 1 外一则 当董允和费祎在街道上匆忙寻找走失的皇帝时,耳边忽然听见皇帝的呼唤。二人急忙顺着声音寻去,见皇帝正站在街边的一个小摊前。 公子,总算找到您了。若是您有什么三长两短,臣当真百死难赎其罪,公子您…… 费祎见董允朝自己投来责备的目光,干咳一声,岔开话题:好了好了,公子如今也没事。休昭,你就少说点这些不吉利的话吧。天都快亮了,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 三人正打算返回皇宫,董允发现刘禅手中提着一盏精致的灯笼,很是好奇。 咦,公子您哪来的灯笼?臣记得,您出来时没带钱啊。 见董允疑惑的神情,刘禅神秘一笑:这个啊……秘密!说完,刘禅又道:休昭,今日是上元节,我想买盏花灯和那个花鼠面具回去给先生和霍大哥做礼物,如何? 遵命。 四更将过,月至西天,星辰很快就要消失夜色中了。而这场欢乐盛大的节日也将在东方微明之际结束。坐在返回皇宫的马车里,刘禅将芍药花灯小心地抱在怀中,嘴角噙着甜蜜的笑容。而隐藏在人群中的诸葛亮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唇边同样带着温柔的笑容,感到自己的心如同融化的蜜糖般不断渗出甜蜜的液体。明明是隆冬时分,可君臣二人却同时感到自己度过了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