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沧_第十七章 龙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龙冠 (第2/2页)

停止,静待时机。

    此时,荀甲将张兴带到璋礼面前,张兴看着璋礼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又用力揉揉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直到确认他真的是褚悲的王,才磕头行大礼,悔恨相诉:“小人糊涂,本以为褚悲被璋修所夺,心中愤恨不已,一时冲动想为王上平乱,小人糊涂,小人糊涂……”

    璋修看着他,磕头把头都磕破了,好不忠诚。

    对于他们来说外来的就是外来的,时时刻刻得警惕着这外来之人染指自己的东西,就算把心剖出来他们都嫌脏。

    璋礼听见了张兴说了璋修二字,他忙对璋修说:“小妹急切想要稳定局面,才不得不对外声称你是先王赐姓的求学之人,现在你可以恢复你原本的姓氏了。”

    璋修吞恨强装镇定,握的像石头一样的拳头隐在长袖里:“是。”

    璋云伴在他身边,像个兔子一样贴着他,忘乎所以。失而复得,亲情当如此。

    “我的朋友走丢了,我去找他。”璋修转身离开了这里,面对如枪如弹的众人目光,他只当假装什么都没看见。天人体面的叫他来,却没体面的叫他走。他越去屋顶,轻功如燕,踏着屋脊树梢寻找曲南山,期间,免不了和众人目光交汇,他厌恶又可怜那些无知的目光。

    隐王府内,风山羊看见了璋礼璋云,无比陌生,他脚步轻轻的提心吊胆的返回了自己的房间。璋礼问张兴:“你想过造反,因为什么?”

    张兴磕了一个头回答:“璋修霸道,令我等无法喘息,他实行暴政,横征暴敛,更残杀怨言百姓,我等实在不愿再受此压迫,只能放手一搏!”

    此时荀甲并未离去,他对璋礼说道:“王上,褚悲由一弹丸之地到如今的泱泱大国,不是您大梦一场就能得到的。有人施仁政,就得有人用铁腕。璋修虽背负骂名但也是褚悲国背的。褚悲百姓对他再有疑虑也会念着他对褚悲的好。张兴为有雄之地流民,能保全自身在褚悲谋个差事安稳过活已是璋修的慈悲。你想反叛不过是贼心未死,不愿承认这天下是褚悲的天下而已,和璋修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也不过是你随便找的借口。王上,此人不能留,早晚是个祸害。”

    张兴愤怒看了荀甲一眼,咬牙对他说:“你们蛇鼠一窝,你自然会为他说话!璋修是不祥之人!他的存在会给褚悲带来更大的灾难!王上!”张兴祈求璋礼道:“王上!璋修曾被雷机山道人带走化其不详之身,可后来雷机山被屠戮,他却完好无损!您可知,那璋修就是个怪物,他的身体无论如何损毁都会恢复如常,他是不死的……”

    “住口!”璋云吓止张兴,“隐王可是你随意评判的!看来荀甲说的没错,你留不得!来人!把他拖去喂疯狗!”阿云唤人的样子很凶,璋礼从未想象过她会变成这个样子。墨莲兵从地底升起来,化成漆黑的人的轮廓,他们架着张兴离开了院子。张兴不死心的朝着璋礼大喊:“璋修不详,王上三思啊!”黑雾堵住了他的嘴,他作着无用的挣扎离去。

    “怎么回事?”璋礼问阿云。

    阿云坚定的看着他说:“无事。”她再也装不出温婉可爱的模样,只得将那淡粉色的衣裙扯下,穿着一身无袖灰色薄袄,扯掉簪子花束,头发简单梳起,用力抹去胭脂,又变成了以前凶巴巴的样子。

    “阿云…你…你怎么了?”璋礼紧张的问。

    “没什么。”

    “你不是这样的,到底发生了什么!”璋礼追问。

    阿云边走出门去边说:“我去找璋修回来。你醒来,全是天人的帮衬,自然璋修也功不可没。我去找他回来,兄长准备酒席和祭祀,我们要好好谢谢他们。”

    荀甲盯着阿云的去向,暗地吩咐墨莲兵去寻找璋修,不要赴这场鸿门宴。

    惜珠对璋礼说:“王上可以回宫受万民朝拜了。我已经放出了消息,文武百官都在整顿行装,五日后就会来给王上行礼述职。有璋修在,他们几乎玩乐歇息了三十年,不知道突然让他们来述职,他们情不情愿。对了,我还在诏书上告诉他们,五日后,王上与隐王会同天下百姓与文武百官一起设宴同饮,同时,心归一处祭拜天人。”

    “谁让你自作主张的?”璋礼有些发怒。

    惜珠装作被吓到的样子,矫揉造作道:“王上仁慈,一直闭关清修为褚悲祈福,现在的褚悲,天下之王,王上得了意,难道不和天下万民同享么?我听长公主也有设宴的意思,就花了点心思,让墨莲兵去给文武百官送信去了,墨莲兵动作很快,现在他们应该收到信了。王上不开心,难不成想私自享受这天下之成果吗?”

    荀甲看着惜珠演戏,强忍着不笑出来。惜珠令百姓百官与王上隐王同宴,就是阻止阿云与璋礼对璋修动手,她要让阿云看着,璋修她动不得,她若动了璋修,百官再无忌惮,她这个长公主,璋礼这个褚悲王,还做不做得了。

    这女孩胆子真大,荀甲心里想着,眼里看着,不知不觉露出几分欣赏。

    不祥二字,一直在璋礼脑海里回想,他得等阿云回来,好好问问她,在他沉睡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璋修到底什么来头,这隐王府的这群人又是什么开头,为什么璋修身上的争议如此之多,百姓又敬又怕,到底为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