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春梦痕 (第1/2页)
夜来风寒,露重沾衣,谢澜清在灯烛昏黄的光线下细看着一只白玉发簪,玉质极为通透,形制流线利落,简约清秀,尾部还镶嵌有一粒玲珑红珊瑚珠。 谢澜清还有着当初遭遇海难时破碎而模糊的记忆,温柔的声音在他耳畔低语,唤他清醒,后来那人为他宽衣解带,纤长的手指将他身上那身被海水浸透了的刀宗弟子服饰剥了个干净,帮他换上干爽的衣服,又以温热的手帕替他擦脸。 他醒来的时候,已是人去楼空,不过他所在之处可不是什么温香软玉所在的亭台楼阁,而是小小荒岛上的山洞之中。虽是山野洞xue,他所躺的地上却铺好了厚厚的绒布,他已不知自己昏睡了多少天,自己从宗门所出带的盘缠细软自是都葬身鱼腹了,只剩下腰间的横刀。他在山洞中浅探了一番,身侧还有一罐清水和少数干粮,除此之外便只剩下这一只发簪。后来他在岸边捕鱼正以为要在荒岛上过野人日子时,正巧远处竟有渔船,他运真气全力呼喊让那渔家注意,好说歹说让渔家收留他上船。想到自己更是替老者做了两月的活计抵路费,把自己后颈处的皮都晒脱了一层,那渔家才松口出海时顺便渡他前来大唐中原,谢澜清不禁哑然失笑。 他打听到那日自己流落的荒岛紧挨着蓬莱仙岛附属的小岛,蓬莱一向隐世,纵然同身在东海,刀宗对蓬莱这位邻居也是知之甚少。谢澜清心下了然,蓬莱门禁极严,向来不准外人入岛,想必是某位心地善良的蓬莱弟子不忍见自己海上浮尸,出手相助,将自己安置在荒岛之上,便飘然而去。手中的珊瑚白玉发簪便是那人之物了,当日请求那船家时,他身无分文,也不愿将恩人留下的玉簪转手别人,只好做了苦力。 到了中原,他自是琢磨武道巅峰,练刀,切磋,收刀,只是在心底,仍然记挂着那个蓬莱弟子的身影,不时在灯下思虑何时能寻到这玉簪的主人,珊瑚珠上有一道伤痕,他料定这是恩人专门留下的记号,苦害相思。 他一路顺着水路而行,近来在此落脚,听闻镇上大户楚家正收到一封信笺,扬名要盗走他家中的玉美人。可是这楚家虽是当地一方富豪,家中藏美玉珍宝无数,却没有什么玉美人,只有一个女儿,闺房之秀,有颜如玉,心肠慈悲,每年天寒都会施以衣食给贫民。想到这一层后,楚老爷本就疼的头更是如遭一记闷棍,一时间只好开榜布公,施以通宝求高士豪侠出手相助。 谢澜清眉头一皱,自认当出手相助,到了门前却被告知已有高人接下此事,那门前的小厮更是由于他那不愿摘下的斗笠和同中原人士大相庭径的装扮狠狠揶揄了他一番,他正哭笑不得准备离去时,却见一人发冠高束,神情散朗,素衣飘白雪,玉佩缀明月,正是美人抱志空幽谷,盈盈风骨小神仙。 一个淡淡的声音道:“这位侠士可是刀宗门下?此事有蹊跷,不妨这位侠士与我一同出手,定能护好楚小姐之安危。” 字字如玉珠落盘,谢澜清这才从美人面中醒过神来,称愿意一起助楚家度过险关。 “那便一起进去吧。”一只莹白如玉的手已伸在自己面前,谢澜清自然搭上去,二人竟是携手走进了楚家宅门。门旁的家丁已然是看呆,只想着这来的大人物是东海之人,听闻刀宗也地处海外,兴许海外风俗早已开放如此。 “在下蓬莱方子舟。” “在下谢澜清,刚刚的窘态,方兄见笑了。”谢澜清心头一动,只想着既是蓬莱之人,说不定能知道那发簪的主人,一想到能找见恩人线索,谢澜清呼吸都快了几分。 “刀宗立派不久,中原小民未曾听闻也是事出有因。然而贵门宗主之刀,却是大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中武学,当真令晚辈景仰。”方子舟神情依旧,嘴上自如道出恭敬之词,圆了谢澜清的面子。 “那贼人信中说会在明日午夜前来,我已有策,还请你配合一二。” 谢澜清扶了斗笠,这才露了他半个脸,丰神俊朗的少年眼神清亮,“悉听方兄吩咐了,方兄称我澜清便好。” 谢澜清本想立刻梳洗一番便去问那蓬莱,但思虑此事未了,准备待夜晚擒住那贼人再开口。 到那夜里,他便守在楚小姐闺阁门外,方子舟只道他自有打算,便将他安排在此处守夜,他不知那贼子如何值得方子舟谋算的,只知自己手中横刀寒光之下,难有生机。 正当他守得眼皮打颤时,忽而听见阁中有动静,他急忙闯门进去,却将脑袋埋进了来人的肩窝之中。方子舟是也。方子舟搂住他腰身,一个转身,二人竟然倒在了闺阁间女儿家的绣床上。谢澜清一时神乱,却被方子舟跪坐在胯骨上,紧紧按在身下。 “根本没有什么贼子,也没有楚小姐了,这家人伪造采花的谣传,只为了给他们病死的女儿招婿冥婚。”方子舟正从容地解着身上的装饰和头上的玉冠,吐字仍是温柔。 “那江湖骗子说招魂得命硬,他们便想出这一招来骗得武林中人入局,失败后再污人监护不当,便自然可赖账嫁人。” “可是我......” “镇上百姓都对此事讳莫若深,再加上那布告最后只说赏金还好,进门后竟还要签保证书。” “怎么?还不信我?”方子舟看谢澜清几次欲反驳无言的样子,以手捏住他的脸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