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语读书笔记_06.不能面对之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不能面对之後 (第1/1页)

    王竹语读书笔记

    不能面对之後

    遇到困难,要解决。

    不能解决,要面对。

    不能面对,要忘掉。

    忘掉不是逃避、不是弱者、不是缩头乌gUi。

    忘掉是一种轻快。轻是轻安自在,轻飘飘的,自由自在的,不被g扰的。为什麽要轻飘飘的?这样才会快。

    快是赶快往前跨一步,或是往左右跳一步,跳出现在的痛苦心境。快是「快转」。答录机、录影机、DVD都有快转的按钮,你听音乐、看影片的时候听到不想听的一段音乐或看到不想看的一段影片都会快转过去,遇到痛苦怎麽不会快转让痛苦的情境赶快过去?

    要忘掉。有些人就是天生善忘,这种人b较快乐。

    不是忘掉痛苦,因为痛苦一定会一直来,这次Ga0不倒你,下次它一定换个不同面貌以不同手法来弄倒你。

    不是忘掉痛苦,而是忘掉生命的无奈、生命的荒谬、生命的永远无解的方程式、忘掉老天爷开的玩笑。

    从小父母教我们勇敢,长大了学校老师教我们要坚强,後来我们自己看书、看电视、看电影、跟朋友交谈,都是谈到遇到苦难时的励志、励志、励志。你会发现苦难一砸到头上,那些励志的方法或话语全部派不上用场。

    奇怪,平时坐在家里舒舒服服,读到那些励志的方法或话语,立刻觉得斗志百倍或感动得快要痛哭流涕,怎麽境界一来,全不是那一回事?

    因为缺乏练习。

    什麽?受苦还需要练习?

    当然需要。需要练习怎麽接受苦难、消化苦难、面对苦难、跨越苦难。熟能生巧,所以受苦绝不是坏事。只不过,受苦的当下,你需要的除了自己真正用得上的那些励志方法或话语,你需要立刻忘掉。

    有时你要靠近才看得清,有时你要站远一点才看得清;不要刻意去治疗心中对受苦的恐惧,没有恐惧就没有希望。

    「我发现自己不是那麽坚强。」

    「真巧。我也发现自己不是那麽坚强。」

    「有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快不快乐。」

    「谁知道啊!」

    《庄子.知北游》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回敢问其由。」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

    颜回问孔子:「弟子曾听几位老师说过:不要挂怀失去的,也不要期待什麽。弟子冒昧请教老师达到这种高超境界的秘诀。」

    孔子说:「古代的人,内心不被外在的境界牵着走;今天的人,内心扰动而不会圆融变化来应付外来的境界。因不同境界而圆融变化加以应付,内心就不受扰动。能应付的境界就应付,不能应付的就安之若素,内心还有什麽好扰动的?第一流人物与人相处是不会去伤害别人的。不去伤害别人,别人也伤不了他。能不受伤,与人互动就可以自自在在。山水啊!原野啊!多麽能令人忘掉一切、心旷神怡啊!可是还没享受够心旷神怡,可能下一个情况又让人心神俱碎。发生悲伤的事,我不能抵抗;快乐离我而去,我也不能强留。可悲啊!我们不过是过客罢了!旅途中会遇到什麽都不能知道,只能解决能力可以处理的状况。至於无法掌握未知、不能解决的事,那都是在所难免啊!在所难免还要强行避免,把自己弄得心神疲惫、狼狈不堪、苦不堪言、那不是很可悲吗!」

    竹语小思:不用刻意避免痛苦,在痛苦中,人们会看见真实的自己。

    ----------------------------

    王竹语读书笔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