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回、风云际会(一): (第2/2页)
其坐落於胜尾山南麓,面临古江湾口,靠嵯峨之势而放眼浩瀚之海,乃是气定天地、吞吐八方的宝地,在中土风水学中,绝对是绝品上乘的格局。 松浦听闻此语,毫不犹豫立即开口,便将这座府邸慷慨送给了他,只希望汪直能够长居於此,时时伴随左右。这座依山傍海的唐式别墅,也就成了着名的“汪直屋敷”。 汪船主面对如此盛情,实在诚惶诚恐,便又推辞说自己乃是一个漂泊之人,还有船队於外海暂泊,恐不便久留於此。 松浦听了没有二话,指着府邸堂前放眼所及,可以看见的海上五座小岛,也一并奉上,让汪直用来作为他船队的停泊之所。 这段“让府赠岛留汪君”的佳话,一时轰传开来,为人津津乐道,至今尤为美谈,海上那五座小岛被合称为五峰岛,“五峰船主”这个名号,也就由此在四海流传开来。 之後,为了帮助这些与他相交相惜的朋友,汪直便从中土,运来大量的汉方药材。同时,也将佛郎机人所带来的火绳枪*,首次引入东瀛。 火绳枪,这种百步之外取人X命的新型兵器,立刻在此地造成震撼,被视为足以改变战局的神兵利器。 为此,各大名势力之间又造成一GU新的风cHa0,增相添购此一火器,并编列组训一种新的兵种,火枪兵。 当然在这过程中,也让汪直赚取到了大量的白银,奠定了他立足海上、开创局面的根基。 在东瀛有了这样的基础,汪直为了保障他船队往来於东瀛运输线的安全,加入许栋集团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选择。而以这种形式,在东瀛进行贸易的汪直,与许栋在生意上本就没有任何利益冲突,而五峰船主的盛名,更有助於双屿岛对整个东海的掌控。 在海上讨生活的所有人都明白,能够多一个夥伴的时候,绝对没有理由去拒绝。如此合则两利,彼此相辅相成的合作,当然一拍即合,从此他们在海上都少了一个对手,而多了一个实力坚强的盟友,甚至从此刻起,大明朝廷对他们都不得不另眼相待。 就在那晚双屿岛上,东海之上两大枭雄把酒言欢,酒到尽兴处两人结为异姓兄弟,如此盛事怎能不再痛饮一番,庆祝的宴席通宵达旦,直至天明。 老人与一官说起,当时他才方加入五峰船主的队伍,并且年纪尚小没有喝酒。不过,他生平第一次看见满桌满席的大鱼大r0U,可任由他尽情放开了吃。这让前几日还忍饥挨饿,在河边卑微希望能钓上一条小鱼不要饿Si的他,紧盯着那些食物不停往嘴里塞,直到已经满到了喉咙,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的时候,方肯罢休。 老人感叹,这些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让他觉得自己在作梦。他当时就想,在家乡的村子里还饿莩遍野,饥骸载道,连年的饥荒让乡民不得不忍痛当妻卖子,其实有时这麽做不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是为了让妻小能有机会不用跟着自己一起饿Si。 老人说他吃着吃着就哭了起来,因为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兄妹,不知道後来他们是否找到了食物,现在是否依然还活在人世间,想到这里眼前一切变得虚幻。Sh润的眼,看出去的世界cH0U离成两个,一者天堂,一者地狱。他不明白为什麽差距如此之大?又是什麽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天壤之别的剥离? 思绪在脑中流转,一幕幕过往在心中闪现,他的双手向後撑着瘫坐席间。但不管如何地向後倾倒,却依然无法阻止不争气的泪滑出眼眶。泪眼之中,他静静看着两位叱吒海上、开创这片乐土的大哥,两位言谈举止风格迥异的英雄人物。 许岛主身形魁伟,双眼炯炯,说话时豪迈慷慨,威风凛凛中有种震慑人心的魄力,顾盼之间有吞吐天地、横行八方的气概。 汪船主与之b肩而立,显得谦温与亲切许多,从身形穿着看来,少了些英雄霸王的气魄,反倒活脱脱更像是个书生,难怪东瀛人都称呼他为“大明儒生”,看来他是那种JiNg於运筹帷幄,擅长计算擘划的领导者。 宴席之间,许老大邀请汪直做了双屿岛的总管库,掌管岛上所有钱粮物帛,这当是水泊梁山里柴进、李应的角sE,同时依旧统领着自己旗下的所有船队,继续负责东瀛方面的生意往来。 这一夜的他们并不知道,这样两GU势力的合并,虽然让双屿岛的许栋集团,一夜之间从海上最强变成了无与lb的更强。但於此同时,盛极而衰的Y影,也无可避免一步步袭卷而来。 -------------------- *日本国王:西元1401年,足利义满遣人携表来朝,大明王朝却适逢“靖难之变”,永乐帝篡夺了侄子建文帝之皇位,而对这来朝的外邦永乐帝视为自己有天子之德的证明,便册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赐日本国王印,正式建立起宗藩关系。 *日本战国时代:始於西元1467年,足利义政时期的应仁之乱,至西元1615年,德川家康大坂夏之阵击败丰臣秀赖,灭丰臣氏正式一统全国,结束历时近一百五十年的全国混战。 *松浦隆信:日本历史中有两位松浦隆信,两人为祖孙关系,与汪直结交的乃是爷爷,肥前国的大名松浦氏的第25代家督,法名道可,是让平户藩与松浦家族能一直发展延续到幕府末年,最关键的一号人物。 *火绳枪:为现代枪枝早期的形式,以火绳点火击发,15世纪被发明,16世纪欧洲诸国已普遍使用,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被称之为鸟铳,1543年火绳铳传入日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