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自幼熏陶打马吊 (第2/3页)
直当学生了。 这时蕣华说道:“不过你现在是真该起床了,马上便要吃午饭了。” 蜂儿披了衣裳下了床:“脸上油腻腻的,打水洗脸。” 蕣华一看,这可是真好,原来到了这个时候,蜂儿连脸都还没有洗,早晨大概是只漱了口,直接就吃饭了。 大家坐下来一起吃饭,巧姑抱着珊瑚坐在一边,小螳转头望了望她,笑着问:“巧姑,这几天都做些什么?” 巧姑讷讷地说:“我啊,在家里织布。” 蜂儿噗嗤一笑:“你也不嫌累。” 这种时候还要加班呢,一年辛苦到头,也不说歇一歇。 巧姑扯了一扯嘴角:“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不织布做什么呢?总不能就这样闲待在那里,自从在这一家当保姆,收入确实有所提高,除了每个月五百文钱,东家还包三餐,另外不时拿一些米和rou,让自己带回家里去,然而家中依然贫穷。 其实巧姑对这个雇佣自己的家庭,并没有什么不满,虽然女佣不住在雇主家中,有些奇怪,不过巧姑以为这样也蛮好,自己毕竟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倘若自己住在东家这里,孩子可怎么办呢?夫家基本上没人了,娘家也是一堆事情,母亲顾不来这么多人,嫂子也有孩子呢,不到万不得已,自己不想将孩子寄托在母亲那边,所以这样的安排倒是正好,自己白天将孩子锁在家中,来这里做事,晚间再回去,两边不耽误。 但是即使这边给的钱物不算菲薄,对于巧姑来讲,生活依然是紧张的,若只有她自己,倒是也还罢了,关键还有两个孩子,要吃要穿的,更不要说将来女儿要备嫁妆,儿子要准备娶妻的聘礼,因此巧姑每天从蕣华这里回到家中,做完了自家的家务,洗衣做饭之类,二更的时候也不能闲着,要坐在织布机前织布,一直到深夜。 所以春节这十天的空闲,她怎么可以真的休息呢?巧姑当然便是在家中织布,多织一些布匹,拿出去换钱。 到了下午,蕣华搂着珊瑚睡了一觉,起床之后,便开始检点画稿,这几天在近芗那里,又画了一些素描,她特别挑出了一幅画,便是那一张《抱儿看牌图》,桌面上四个人围坐打牌,旁边有三个人搭着椅子围观,另外灵芝抱着珊瑚,站在那里很是专注地看着。 蕣华当即铺开画纸,开始细细地画,她刚刚画了两刻钟的时间,床上的珊瑚便醒了过来,哼哼呀呀地翻身,向床边爬。 蕣华登时也不能再画画,这边拢住孩子,那边便招呼巧姑,偏偏巧姑在那里洗衣服,蜂儿拖着棉鞋,很快过来了,将珊瑚抱了起来,带她到外间去玩:“珊瑚好乖乖,我们去书房,那里有许多书看哦!” 蕣华噗嗤便是一笑,蜂儿从来便不喜欢读书。 蜂儿却蛮不在意,抱着珊瑚便到了书房,指着书架上的一堆账簿,和珊瑚说着:“我们珊瑚啊,将来要认好多的字,这样才能够记账,你看你二娘娘,那账本上整整齐齐,一条一条的线,分出那么多的栏目,好像窗格子一般,多么的精细,还写的那稀奇古怪的数字,若不是有汉字在下面配着,旁人都不晓得是什么的,简直是天书,她若是去当天师,给人家画符,凭这些怪字也能够糊弄一阵……” 蕣华:其实就是阿拉伯数字。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蕣华还是更习惯使用阿拉伯数字,非常简洁,一目了然,其实阿拉伯数字早就传入中国,最早是在唐代的时候,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但是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宋元时候又来一波,结局依然如此,盛徽博通经史,这些都是她搜寻爬梳出来的,蕣华于是才知道阿拉伯数字在中国的这些过往,在她的记忆里,大概一直要到清末民初,这种数字书写方式才能够普及开来,不过自己也顾不得那么多,先用上吧,蕣华并不想改变历史,估计历史也不会注意到她,毕竟和那些掌握着强横权力的人比起来,她实在太渺小了。 春节期间,茶店不开张,家中的人比较多,蜂儿小螳都能够带一下珊瑚,因此蕣华抓紧时间画画,另外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她们三个轮番去看灯会,每次两个人出去,一个人留在家中照看珊瑚。 这个时节,外面天气毕竟还冷,生怕珊瑚感冒,另外蕣华可是记着这个时代的人口拐卖,孩童一旦丢失很难寻找,最典型的是《红楼梦》里面的英莲,本来是小康之家的掌上明珠,结果就是在元宵节的时候,给拐子拐走了,从此成为女奴。 倘若珊瑚也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会怎么样?蕣华简直连想都不敢想,所以这样人群密集的时候,她便不会带如此年幼的珊瑚出去。 正月十八,茶店又打开了门,里面挂了几张新画,其中有一张,就是马吊图,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