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相看  (第2/2页)
留询问着,心里也担心江琉影会觉得他没有志气,不在上京谋前程。    江琉影觉得甚好,“好啊,回金陵去,金陵里不比京城差,又是老家,比这里自在多了。”    沈长留笑,“我也是那么想的。”    “虽说如此,也得好好教教规矩,女子嫁人犹如二次投胎,能过得好的寥寥无几……要是这样冒冒失失,再好的人家也受不住。”江琉影说。    沈长留听了这话很不舒服,“我养女儿不是为了别人养的,就算嫁不出去,大不了我们养着她一辈子,也无不可。”    “你当真这样想?”江琉影喜出外望。    “那是自然。”    江琉影喜笑颜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其实我本来也不想给阿奴那么早就找夫婿,只是嬷嬷一直催我。我原先还想着多留几年,长大了给她招个上门女婿,只世间有才气的男子大多不肯,又怕耽误了她,也恐她走我后路。”    不知为何沈长留脑子里率先冒出一句,“负心多是读书人,上岸先宰结发妻”,再联想现实那些表里不一,道貌岸然的读书人,觉得很有道理。    毕竟男人最了解男人了,他还不知道男人本性吗。    “有才气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心眼多着呢,明月奴降不住,这事不急,以后再说。”    有了沈长留这句话,江琉影也放心了。    她深知女子的不易,也怕女儿过得不好,别人都想着给儿女早早定亲,长大了急急忙忙嫁出去,她却舍不得,甚至大逆不道的想,凭什么非要嫁人不可,离了男人,还不能活了?    只是这话不敢说出来而已。    好在沈长留对这件事也上心,轻易不会把女儿随随便便嫁了,免了她一桩心事。    ……    已经两个时辰了。    沈长留还跪在地上一声不吭,他一下朝就被叫来这里跪着,连个理由都不给,但他也懒得问了。    李君堂要想磋磨他,什么都是作理由的,没理由也能现编造一个出来。    他被罚跪一事,用不了多久,所有人都会知道,纷纷猜测他是否又失了恩宠。    夏日炎炎,他被太阳晒得汗如雨下,浑身湿透,口干舌燥,连皮肤都隐隐作痛,却一动不敢动。    动了就是不敬天威,藐视皇恩,他只能咬牙忍着。    李君堂处理完奏章,才把东西丢在一旁,看向跪在地上的人。    沈长留已经跪不住了,身体在颤抖,膝盖疼痛麻木,头晕恶心。    “行了,起来吧。”李君堂施恩似的,放他一马。    两侧的内侍连忙上前把人扶起来,沈长留晃了晃,勉强站稳脚跟,行礼作揖,发白的唇还没说出什么,就一头往前栽去。    “沈侍郎!”    李君堂连忙站起来,“传太医!”    沈长留是在一片凉意中苏醒的,手指上还扎着几根银针。    太医见他醒来,观察了一会,询问几句,确认他没大碍,收针离开。    沈长留躺在床上,头顶的扇叶不停地转动,带来清凉的微风。他望着这些扇叶,逐渐明白了李君堂发难的原因。    他静静地望了许久,嘴角突然露出一丝嗤笑。这笑声虽然轻微,却充满了讽刺和不屑。    就在这时,李君堂走了进来,刚好看见沈长留嘴角那一抹讥讽的笑容。他心里很不舒服,眉头紧锁。    “笑什么。”李君堂坐在床沿上,尽管已经克制,语气中还是带着一丝冷意。    沈长留敷衍地回答:“臣只是想起一件事,觉得好笑罢了。”    “能让你觉得好笑,一定有趣。不如说出来听听,让我也乐一乐。”    沈长留不说话了,直接闭目养神。    李君堂没有得到回应,也不生气,只是挽起他一束发,在指尖摩挲,“你不说,我却要说的。”    他凑在沈长留耳边低语,“檀奴,你怎可将赠我的东西,重新给别人?”    沈长留十分平静,“若陛下指的是这四叶扇,大可不必如此,物件的确是我所作,却不是我所创的,工艺也不比陛下这一顶精巧。”    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太自作多情了。    李君堂手中收紧,那束头发被他在指尖缠了一圈,沈长留头皮作痛。    “这是你当初耗费半年为我所制,自然精巧不过,岂是你赠与那妇人所能比的。”    沈长留是真佩服他的自以为是,自圆其说。    什么都要比,可他想要的,沈长留给不起,也没法给。    他忍着痛道,“此物于民生有利,陛下何不如推广民间去。”    李君堂松开了他的头发,讥讽道,“你倒是会做好人,只是有几个人记得你的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