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开住院分娩之先河 (第1/2页)
第三十二章开住院分娩之先河 吉银真堪称是松京第一位住院生产的妇女,在高丽算是开了先例,这个时代,无论是两班还是平民,家中产妇要分娩,都是将产婆请到家里去,哪有特意去医院呢?更不要说居然住在医院里,因此作为“住院产妇第一人”,吉银真的人生也是很新奇了。 满月酒的时候,许多人来探望,聊起这一段“住院经历”,真是兴致勃勃: “本来是过去聊天,哪知竟然突然发动了啊,这一回可走不得了!” “住在那里,还能耐得住吗?虽然说医生就在旁边,可是终归不是在家里,难免不便吧,要是我,就想赶快回到家里来。” 吉银真笑着说:“起初我也是很着急的,就想快点回家,不过在那里住了三天,临别的时候倒有些恋恋不舍,大夫们都很亲切的,有医师们在身边,就感觉很安心。” 另一位夫人问:“那里饮食如何?医师们会做饭吗?” 吉银真噗嗤一笑:“倒是也还好,每天都煮rou汤,猪rou汤啦,牛rou汤啦,还有鱼汤鸡汤,大夫们忙碌得很,就是金医师的母亲裴大婶来帮忙做饭,大婶的手艺蛮不错。” 裴善实如今也是医馆的一员,主要负责后勤,烧水烹调清理打扫之类,有时也帮手照应一下病人,晚上回到家中,依然是做针线。 然后吉银真又给她们讲述自己在医馆的经历:“我住在那里的第二天,就有一个女子也住了进来,是断了腿的,大夫给她接骨,顺便就住下来,疼得难受,不过她倒是很能忍耐的,稍好了一点,便和我说话,讲她家中的事情,还有她的见闻,我们两个从早上聊到晚上,那些事情都很新鲜的,书中读不到。” 一位夫人笑着说:“好像那些不读书的人,都是很擅长言谈的。” 吉银真笑道:“似乎确实是如此,我在那边,看到一些人,总是很大声地说话,好像有无穷的话说不完似的。” 然后吉银真又说:“我这一次生产,是坐在椅子上分娩的。” “啊,怎么会坐在那里呢?那样怎么生得出?难道不是都要躺在床上的吗?” 吉银真很是有些得意:“是她们有一个产椅,下面挖了一个洞,就坐在那上面用力,医师在下面看着,林医师说,这样方便用力,而且也不容易撕裂呢。” “啊呀,真是好特别啊!” 吉银真便详细讲起了产椅:“……连我家夫子看到了那一把椅子,也很觉得奇特呢。” 去医馆送衣物的时候,在病房里就看到了刚刚推吉银真过来的产椅,顺便也当做轮椅,加一块板遮住洞口就是轮椅了。 要说这个产椅,也是仁丽医馆的一个大件医疗器械了,贵重物品呢,林熙仁根据二十一世纪医院妇产科的产椅形状画出图纸,找了匠人打造,精工制造,黄铜的车轮和骨架,还有木质脚踏板,在医馆之中一物两用,一般的时候作轮椅,有了产妇,倘若不是急产,就辅助分娩作产椅。 一般的产妇分娩姿势,确实都是仰卧,但这种姿势更多的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比如使用器械,接引新生儿,然而对于产妇来讲,不是很有利,最直观的就是不能借助重力的作用来助产,拖延产程,仰卧位限制骨盆可塑性,产道狭窄,尤其还有一点,就是妊娠zigong压迫下腔静脉,心脏回血量少,可能诱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出血,所以坐式生产还是蛮好,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只不过急产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另外倘若产妇体力能够支持,跪式或者立式的分娩姿势也还行。 这是继产钳之后,仁丽医馆的第二件产科“高科技”设备,在今年年初制作出来,之后每一次给人请去接生,都必带着产椅,林熙仁将椅子放在独轮车上,推着就往外跑,产椅是“精密器械”,不能长途颠簸的,独轮车就瓷实多了,只是讲真还是有点累,因为产椅重量不是很轻,不过人们的习惯,少有来医院生产,既定思路是请医生到家里去,所以也只好这样。 所以金精丽就说:“以后等我们有了钱,就买一匹马,让马驮着产椅走。” 一群夫人们聊了一阵吉银真那独特的分娩,还有仁丽医馆,就说起国家的形势: “今年又是天旱,殿下忧虑得很,好在后来倒是下雨了。” “倭寇在角山戍烧了三百多艘船呢,只怕今年不容易过。” “中原的红头贼虽然暂时还没有来,可是总觉得不安心呢,有那静州的副使来谒见殿下,殿下都发起怒来,静州那边与辽东接近,倘若红头贼越过鸭绿江,到了我们高丽,当地的主官不在,可怎么办呢?也难怪殿下生气。” 恭愍王第七年确实风波不断,到了这一年的十二月下旬,医馆进行年终盘点的时候,林熙仁手拿着大账本,说道:“今年我们一共赚入二百零三匹布,五十二只小银瓶,各种零零碎碎的木炭、泡菜、米麦之类,当时就用掉了,抵消日常开支,这些是纯货币收入,扣除医馆租金、药材和医用耗材费用、书籍添置、日常伙食之类的开支,大家的酬劳,实际结余是……一匹布。” 金精丽吁了一口气:“已经很不错了,我还以为会赔钱。” 裴善实道:“千伊是没有拿钱的,在这里白白出力。” 倘若千伊也要开工资,账面肯定亏损。 千伊笑道:“我在这里学习医学,过得很充实,金钱倒是不必了。” 林熙仁笑着说:“也幸亏有你在这里,帮了许多的忙。” 千伊正式开始学习,虽然不过是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她天资聪颖,到现在已经具备了初级的医疗知识和技能,一些简单的情况,她可以自己处理了,比如说缝合伤口之类,是林熙仁与金精丽的得力助手,有她在,减轻了两个人很大压力。 然后林熙仁又说:“今年就是这样了,明年我们好好地干,争取给千伊发一份薪水。” 实习医生的工资,多少也要有一点,当年自己实习的时候,对此就很是耿耿于怀,林熙仁倒并不是为了几百一千块钱的收入而着急,只是她觉得自己作为实习医生,好像是毫无价值的样子,没有人需要自己,让她感到受到了贬低。 千伊笑道:“熙仁姐也不必太过在意,医馆的用度大,而且现在的时局……我听夫人说,也不是很好的样子,只看今年这一年,就发生了许多事情,松都的外城都重修了呢,不知是要防备倭寇还是红头贼,总之让人感到很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