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迷情_第五十四章 高级奴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高级奴隶 (第1/2页)

    第五十四章高级奴隶

    送走了那些前来颁发教令的报喜人,林熙仁与裴善实、金精丽商议,不多时便做出了决定,共同来找具介屎:“介屎姐,如今是这样这样,终于有了米,你和我们一起去领米,你的食店就可以开起来了。”

    具介屎听她们叙述了这件事,精神终于渐渐振作,两只眼睛里又有了亮光,笑道:“原来耽罗的天花,就是你们给救治的,先前怎么不说?方才我听到说殿下要奖赏耽罗的天花神医,才晓得就是你们,顶好就是有这二十石米,简直能救命,多谢你们肯把这个给我,卖汤饭的钱,去了本钱,你们占七成,我占三成。”

    裴善实笑道:“何必这样客气,各占一半好了,你拿五分,我们拿五分,毕竟是你出了力啊。”

    于是四个人浩浩荡荡,便去官仓拿米,具介屎如今力气逐渐涨了起来,俨然又恢复了从前的精神力气,看她此时的样子,一个人就能背一石粮。

    来到了官仓,那边管事的人一看高丽王的教令,登时就眉头紧皱,从紧咬的牙缝里崩出几个石头般又冷又硬的字:“没有米!”

    具介屎的眉毛立刻就挑了起来:“你这里是府库,官府各种好东西都堆在这里面,怎么会没有米?你不要看着我们是从猪坂桥来的,就以为是好蒙骗,这是殿下的教令,你若是搪塞,我们就告到满月台去!熙仁和精丽如今都是县君了呢,有品级的!”

    那名注簿惨笑一声:“几位大婶大姐,不是我故意诓骗你们,松京是怎么样的,你们也看到了,什么都没有了啊,这府库里也是一样,当初倒是存着许多东西,然而红头贼来了,给那帮人用去了许多,之后红头贼逃亡的时候,城中起火,又烧了许多,到现在哪里还剩了什么?去年一年虽然是在恢复,各处尽力凑了一些东西送来,可是殿下要用啊,宫中要用啊,两班们也要支领俸禄啊,还有这个那个的要东西要钱,我这里收进来的速度赶不上出去的速度,到处都是亏空,实在是没有。”

    然后他就絮絮叨叨开始追述往事,什么蒙古人当年过来的时候,把什么都烧抢一空,管仓库的人苦啊,这边是什么都没有,那边朝廷还在征发,于是有人便干脆剃了头发当和尚去了,逃了再不干这个差事,如今自己也有这样的念头,一个激动就想索性干脆丢下一切都不管了,云云。

    裴善实叹道:“你们也是不容易。”

    具介屎不肯听他这些诉苦,冷笑着说:“不管怎么样,总不会一点都没有,殿下那里六十石已经削得只剩下二十石,我们这一次来了,总不能一点都拿不到,让我们空手而归是不能的,你就把那些不重要的,先缓一缓,给我们先领了,回头定然有感谢。如今谁容易呢?到处都是吃不上饭的人。”

    林熙仁本来给他倾诉得心软,但是这时一想,倘若要自己就这么放弃,什么都没有拿到就回去了,实在太郁闷了,于是林熙仁便也催着说:“好歹给我们一些,扫一扫仓库底,也能扫出几石米来。”

    金精丽也说:“什么都不给,毕竟不好吧?”

    那个男子看了看她们,终于说道:“你们要二十石,实在是没有,我顶多能够给你们十石。”

    具介屎一听:“十石也好,现在便给我们拿来。”

    注簿又说:“你们四个人,背不了十石吧?不如我分十天给你们,今天先给一石好不好?明天你们再来,我再给一石,连续十天。”

    具介屎的火气陡地窜了上来:“你不要在这里拖延,一次都给我们,否则明天来了,你又说没有。”

    男子苦笑一声:“大姐,火气不要这样旺,一石米你们今天一天终究吃不完的啊,余下的还不如先放在府库里,明天你们再来,我肯定给你们的,否则你们倘若将米藏在家里,如今松京是怎么样的,你们也是知道的,倘若有人过来抢米,你们怎么办呢?”

    这时具介屎的怒气稍稍平息了一些,想到他说的也有道理,当前的开京,状况很是混乱,偷盗打劫的事情非常多,自己与林熙仁她们合住,不仅是为了照应她们,也能够保护自身的安全,自己倘若今天坚持拿十石米回去,做成汤饭,一天估计是煮不完的,存放在窝棚里,很是危险,还不如暂时就存在府库里,那些游荡的人纵然再怎样胆大,轻易也难以鼓起勇气来打劫官家的府库。

    于是具介屎便与那个注簿谈定,今后十天,每天来拿一石米,倘若后面对方推三阻四,具介屎便说要诉说到满月台,那个人连连答应,让人搬了一袋米来,一石米大约一百斤,具介屎随身携带几个袋子,将米分开来,自己背了一半,金精丽和林熙仁各自背了一些,便回去食店那边。

    之后的九天,她都是和绿序一起去背粮,每个人背五十斤,并不觉得沉,从此之后,具介屎的食店便恢复了一点从前的规模,有汤饭卖了,这在附近的食店之中,也是很不同寻常了,只可惜泡菜汤不再是当初的老汤,红巾军攻占开京,本地一些人帮助占领军掘地三尺,将她的泡菜坛子挖出来打碎了,具介屎多少年腌菜的卤汤,如今全没了,还得重新调制,味道自然比不得从前。

    林熙仁搞定了这件事之后,这才仔细想一想高丽王的这一份命令对自己的意义:“我们虽然是没有儿子考科举的,不过自己倒是也得到承认了。”

    金精丽抿嘴一笑:“从前我也是很以‘三子登科’为荣耀的,如今却觉得,还是自己挣来的更自在些,不用靠着别人。”

    高丽学的是典型的中国的三从,林熙仁这个时候才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高丽这么多年,高丽的规则她也晓得了许多,在高丽,女子当然是不能正式进入政务系统的,不过对于女人也不是完全没有激励,除了辅助丈夫,便是教养儿子,假如有三个儿子考中科举,这种“三子登科”的情况下,母亲便得到褒奖,每年得到三十石米,每个科举成功的儿子给十石,好像两班的俸禄一样。

    林熙仁晓得前代有一个金氏家族,金富辙兄弟四人都考试成功,突破了“三子登科”的定义,于是当时的高丽王就临时修改了一下,给他们的母亲四十石米。

    金精丽的“两班之女”的路途在幼年时便折断了,转向了另一条道路,随着时间一年一年过去,现实在她面前愈发清晰,她已经不再奢望人世间的荣耀,什么教导儿子读书,培养考科举之类,都已经离她极其遥远了,假如她是一直遵循原本的命运轨迹,金精丽自然是会修习满腹诗书,然后辅导自己的孩子,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努力助他学业有成,在科举之中取得名次,光耀家族的门庭,也让作为母亲的自己获得一种成就感,那种情况下的金精丽,不太容易有脱离常轨的想法。

    然而金精丽现在终究是不同了,“三子登科”对于她来讲,意义已经不大,她最迫切的需求,是安全感,平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而就在这之间,金精丽为了生活,也是因为她自己的兴趣,付出很大的精力钻研医学,终于有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