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聘公子_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还有个太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还有个太监 (第1/1页)

    姜屿拍开他的手,又瞪了他一眼,掀被下榻。在他的注视下,拿起一旁的衣袍利落的穿上。

    由于他无法独自穿行密道,想要离开靖王府还是得靠萧琰。

    没办法,谁让萧琰眼睛“好”呢。

    姜屿离开后,萧琰站在小院中,眼睛一直望着他离开的方向。不久,院门外有个人走进来。

    “王爷!”卫然躬身行礼。

    萧琰不动声色,冷声问道:“萧烁可有异样?”

    卫然恭敬回道:“没有,宁王最近都和瑞王在一块儿。”

    萧琰视线不变,凛然道:“继续盯着,另外赵平炀和梁鸣也派暗卫去盯着。”

    “是!”卫然抱拳离开。

    小院中又剩萧琰一人。

    寒风拂面,萧琰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丹凤眼里满是凌厉之色。

    陆闻舟向昭文帝请了旨,所以这次,姜屿不用再扮女人,换一副男人皮囊,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宫。

    本来易容成女人他已经习惯了,突然变成另一个男人他倒是有些不习惯了。

    赤楠是一个人来的,所以给姜屿易容完,就离开了。

    姜屿和陆闻舟也坐上了进宫的马车。

    宫门外,昭文帝派来的领路嬷嬷已经等候多时。

    姜屿和陆闻舟齐步跟在嬷嬷身后。

    几人刚踏进宫门,一个小太监迎面走过来。

    “陆大人,皇上召见。”

    陆闻舟和姜屿对视一眼,“你先去,我等会就来。”

    姜屿颔首,跟着嬷嬷继续往前走,只是在路过一座殿门时,姜屿停下了脚步。

    宫里的殿宇都是金翠琉璃,可眼前这座,却连匾额都没有,殿前更是落叶堆积,犹如荒野破庙一般。

    姜屿好奇的问道:“这是哪?”

    内宫之事是不可以对外人说的,所以姜屿也就是随口一问,并没觉得嬷嬷会回答。

    “这是拂芳殿,以前端惠妃的住所。”

    嬷嬷的回应,让他错愕。

    端惠妃……

    萧琰的母亲……

    姜屿好奇道:“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宫人不打扫吗?”

    嬷嬷神情惆怅,良久之后,才缓缓开口,道:“端惠妃薨世后,拂芳殿一直是靖王住的,后来王爷五岁那年,新的秀女入宫,内务府便把一个刚受宠的贵人安排住进了进去,王爷得知后,拿着剪刀指向那贵人,并告诫她,这里是他母后的住所,所以只要敢住进这里的女人,他就会拿剪刀划烂她们的脸。”

    嬷嬷眼眶发红,接着道:“可最终也只是说说,没敢真的动手,可那贵人转头就向皇上告发王爷,皇上得知后大怒,把王爷关在拂芳殿内整整一个月,并下令,撤走所有烛火,封死门窗不让透一点光,只在每三日给他一顿吃食。”

    五岁……

    那时萧琰才五岁,他是怎样在那密不透光且食物缺乏的环境下撑过一个月的……

    他有些不敢去想。

    原来不是萧琰“眼神好”,而是他从小的经历迫使他能在黑暗中看见。

    姜屿的喉咙仿佛被人扼住般难受,张着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嬷嬷眼眶里的泪终是没忍住,落了下来,“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内务府从此也不敢再安排人住进来,久而久之,这里就变成了这样。”

    浮华散尽,终是一场空。

    风扬起地上的枯叶,姜屿看着漫天飘荡的叶子,温声道:“王爷小时候是嬷嬷照顾的吧?”

    脸上的泪已被偷偷拂去,嬷嬷轻轻一笑,提醒道:“我们该走了。”

    前尘不复,她没有辜负端惠妃娘娘的临终所托。

    嬷嬷把姜屿送到景华殿,便离开了。

    宫人们事先已经准备好了笔墨,姜屿绕身走到案前,执起笔,静等人来。

    不一会儿,就有个宫女唯唯诺诺的走了进来。

    姜屿见她神色紧张,出言宽慰道:“没事的,你捡你知道的说就行。”

    闻言宫女的脸色放松了些,但说话时声音还有些发抖。

    根据她的描述,姜屿很快将人画了出来,他把画递到宫女面前,询问道:“是长这样吗?”

    宫女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对!一点不差,你也太神了!”

    见她情绪已经完全放松,姜屿趁机套话:“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伺候容贵妃的?”

    宫女见他好说话,也是毫无保留的就回答了,“容贵妃刚进宫时,我就被安排到她身边伺候了。”

    “那这个人呢?”姜屿指着画上的人问道。

    “晋公公是在娘娘得宠后,才来景华殿的,娘娘很是宠他,把殿内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他,”宫女朝姜屿凑近,悄声道:“甚至有时候,连娘娘都听他的。”

    贵妃听太监的?

    这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了。

    “传闻容贵妃受宠,是安淑妃帮的忙?”姜屿继续询问。

    宫女扭头向四周查看,确定殿内就他们两人,才放心继续说:“不是传闻,是真的,娘娘入宫久未受宠,但是和淑妃娘娘认识后的第二日,皇上便召幸了她。”

    这可真是奇了。

    论家世安淑妃的父亲是南宁指挥使,位居正三品,而容贵妃的父亲只是一方知县,官从七品,两人相差甚多,容贵妃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安淑妃同意帮她?

    姜屿冥想许久,也未想到答案。

    “淑妃娘娘到!”

    太监的一声喧叫,让姜屿迅速回神。

    刚在背后议论完别人,正主就来了,吓得一旁的宫女乱了手脚。

    姜屿拿过宫女手上的画藏进袖中,转而对宫女,道:“我将晋公公画出来这件事不要对旁人说,否则你可能会性命不保。”

    宫女一听差点软瘫在地。

    幸好姜屿即使扶住她,“放心只要你不说出去,我可保你无虞。”

    宫女懵懵的点点头应下。

    安淑妃一身锦绣罗裙,缓步而来。

    姜屿和宫女朝她跪拜。

    安淑妃让两人起来,轻声问道:“你真的能根据描述,而将他人面貌画下来?”

    平民不可正视宫妃,姜屿依着规矩,低头看着安淑妃的裙摆,回应道:“草民才疏学浅,依这位宫人的描述,并未将人画出来。”

    安淑妃听完似松口气般,将端着的手垂了下来。

    半天没听到声音,姜屿试探性的将眼睛往上抬了一些,看到了安淑妃垂在身侧的手。

    芍药罗纹的袍袖之下,露出一截被麻布包扎的手背。

    这时殿外一个太监走进来。

    “娘娘,”太监恭敬道:“外人不宜在后宫久留,皇上让这位画师画完就立即离开皇宫。”

    安淑妃默声应许。

    姜屿和太监行了告退礼,便离开景华殿。

    宫门外,陆闻舟立于马车旁,看到远处走来的姜屿,四目相对,陆闻舟先上了马车,姜屿跟着撩起车帘,却见阿木罕也在马车里。

    姜屿带着疑惑上了马车。

    马蹄踏地的“咯哒”声传进里面,陆闻舟率先开口:“本想在皇上召见之后去找二公子,却没想到耽误了这么久。”

    “无妨,”姜屿从袖中拿出画像,“赵晋我已经画出来了。”

    陆闻舟从他手上接过画像,展开观看,舒展的眉心陡然皱了起来,“二公子不觉得这画上的人,长得很像王爷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