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 真正的高手  (第1/2页)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长期埋头奋战在科研一线的郑馨德院士。    难得遇到志趣相投,能看懂她论文、支持她猜想,而且本身技术造诣还很高的徐雷。    所以她自然无比的高兴,特别愿意分享交流。    这就好比独孤求败的一位绝世高手,苦心研究武学多年。    不仅找不到对手,就连一个可以交流探讨的人都找不到。    突然有一个天资聪颖的武学奇才,不仅能看懂她的绝学,还可以交手切磋。    这如何不让在科研道路上,孤独奋战多年的郑馨德激动不已呢?    而对于徐雷来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许多人只知道飞宇MP3设计精巧、功能先进、性能领先。    而没有看出,徐雷是如何巧妙构思,博采众长。    利用当今世界水平有限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做出了总体性能却相当不错的电子音乐播放器。    郑馨德院士便是为数不多的内行人,她慧眼识珠,看出了飞宇MP3有许多创新之处。    因此。    登机之后,发现舱尾有不少空位没人坐。    两人就干脆直接来到最后一排。    然后一支铅笔,几张白纸。    从飞宇MP3的技术构思,到光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国内外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到国内产学研合作困境。    围绕诸多话题,两人进行了探讨交流。    如此一来。    原本很枯燥乏味的飞行之旅,对两人来说却一点儿也不枯燥难熬。    通过这番聊天。    徐雷发现郑馨德院士,确实称得上是国士无双。    她不仅专业知识极为扎实,理论功底极其深厚。    而且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还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    让穿越而来,拥有领先当今世界,二十余年知识见闻的徐雷敬佩不已。    她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高手。    能评得上院士的她,果然不是徒有虚名。    当然。    在郑馨德眼里,徐雷也简直就是个绝世天才了。    没有读过大学,连高中都没毕业。    却能知道很多极为深奥复杂的电子信息技术。    而且还能提出许多,非常有前景有意思的新构想。    所以她严重怀疑,徐雷即便没有上过大学,但也肯定偷偷去旁听,勤学苦读了很多年。    倘若仅仅只是通过电脑上网,哪能学到那么多知识原理,产生极为众多的奇思妙想?    不过……    聪明的郑馨德院士,并没有刨根究底。    追问徐雷到底是从哪儿学来的。    对她来说,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匮乏的国内,突然发现一个绝世天才,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收获了。    当然。    两人的交流,也并不是特别愉快。    在谈到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之时,郑馨德是很不高兴的。    她早就意识到,人类文明即将从电气化工业时代,迈入信息化时代。    在这场时代变革中,电子信息产业特别重要。    一旦发展好了,将极大有利于国防安全、市场经济和社会民生。    但这个产业,需要庞大的人才、巨量的资金、长期的投入。    是一个典型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    前景广阔,耗资巨大。    鉴于如今国内外的发展水平还相差不大,追赶起来还并不是特别困难。    龙国应该举国之力,投入人才培养、科研投入、政策引导、产业扶持。    否则一旦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取得了技术领先,那么再想追赶就太难了。    因为一旦技术领先了,就能抢占市场赚取高额利润,有了巨额利润便又能持续加大力度招人才搞科研,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领先。    反之。    技术一旦落后,就很难赢得市场竞争,钱赚不到还倒亏不少,又哪儿来动力持续招人搞科研?陷入恶性循环,便会越来越落后。    因此。    郑馨德院士认为,龙国本来就底子薄、起步慢,就应该拿出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强大的意志,更大的力度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然而现实却是……    不仅意志不够,投入也不大。    高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招收的学生不多,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大。    为数不多的众多科研机构,还在机械死板的完成项目,不主动融入商业市场,不交流共享。    从高层到地方,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引导、战略布局等等,也基本是雷声大雨点小。    就像京海电子信息产业园。    可以批准成立,也可以给一些配套政策。    但没有吸引高端人才的优惠政策,没有对创业者进行资金支持,没有对科研创新进行奖励补助。    更没有对成长时期特别需要帮助的相关企业,在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科研扶持等方面砸钱力挺。    看似是因为穷,经济实力不允许。    但实际上还是重视程度不够,发展思路有问题。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力度不大。    但借助建产业园名义,大搞各种市政工程的力度却很猛。    赵立冬把大量资金,都用去土地拆迁安置和做四通一平了。    天真的以为,只要能吸引足够多的企业入驻,产业园就做起来了。    他哪儿知道,没有足够好的条件,哪有那么多企业愿意来投资建厂?    本来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水平就还不高,相关企业数量不多。    他真正应该做的,是不好高骛远,缩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