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叛徒,骗子。/廷芳:再没谁可以打扰了/廷芳开吃督军 (第1/2页)
空白只是瞬间,随后这七个字化作巨浪打了过来。 手里的电报落了地,眼前蒙上了动荡的水和影。 呼吸变得吃力,嘴唇也哆嗦起来,他站立不住,往后踉跄了半步。一只有力的手揽住了他的腰: “大帅!您要保重身……” 他听不清耳边的声音,只有脑子里的声音不断响起,越响越大。 它在骂: “骗子。” 还说要让他考一辈子,还说要让他看一辈子……全是骗人,全是假话。叛徒,骗子。 这样的骗子,这样胆敢对他说谎的叛徒,不值得他伤心。 不值得,也不应该。他是当世的豪杰,不能英雄气短,作些小女儿行径。一仰头,他不去看余藏锋: “扶我到沙发那边坐下。” 他不肯眨眼睛,仔细研究着天花板上的吊灯,隔了一片朦胧摇晃的光和影: “我大概是昨晚又冻着了……头突然有些晕。” “是,大帅。” 余藏锋听清了他的鼻音,然而只装作不知,竭力加着小心,声音是轻柔的,动作更是轻柔,把他当作了一尊易碎的水晶玻璃人,连扶带抱地把他“端”到了沙发上。 阎希平往沙发上一靠,抓了个枕头在怀里,抱住了,轻轻吸了吸鼻子,他依旧不看人: “不是说除了电报,还有廷芳寄回来的家信?取来我看看。” 余藏锋没说那信其实也揣在自己怀里。 他望着大帅攥紧枕套的手,箍着枕头把枕头压迫到变形的双臂。目光移动到大帅仰靠在沙发背上的头,他看见大帅眼角亮晶晶的,含了一点始终不肯落下的眼泪。 鼻子一酸之后,他也带上了鼻音: “是,大帅,我这就去把阎总司令的信取来!” 他对顾德全有感情,但顾德全的死讯还不足以让他深深伤心,他是看不了大帅这样。大帅是个不该伤心的人,谁也不该舍得叫这样的一个人伤心;若舍得了,是罪大恶极,根本不配为人。 顾德全死了,已经变成鬼了,不是人了;而且顾德全也必不舍得叫大帅伤心,顾德全自己也根本不想死,所以他不骂顾德全。他只骂挑起这场战争的人,骂那个违抗军令烧百姓房子的营长、骂烧省公署的贼人、骂跟省长卫队发生摩擦的士兵……也骂管教下属不力的阎廷芳。 土匪跟正经的卫队都分不清么?省长的卫队成员想必也都是士兵里的精锐,就算是深夜,也不至于连作战风格都看不出来,土匪跟受过训练的精锐,那能一样吗?能带出这样的糊涂虫属下,阎廷芳对不起大帅近七年的栽培,配不上大帅给的总司令。 在房间外转悠了一圈,余藏锋回到门口。 从怀里掏出信,他进了房间,走到沙发旁站定。阎大帅看着他,脸上是平静的表情,只有两个眼圈微微地泛着红意。他目光移动,看到了阎大帅怀里的枕头上,有两抹深色的湿痕。 他不敢再想了,怕自己又要失态,将视线转回阎大帅的脸,他一弯腰,双手把信递到了阎大帅手里: “大帅。” 阎希平刚才注意到余藏锋的目光,随之往怀里一望,就发现自己前面的功夫全白做了。 他忘了把枕头翻一个边。 心里回想着自己方才一系列欲盖弥彰的做作举动,阎希平越想,越羞窘,最后几乎要恼羞成怒,反倒是把难过给冲淡了一些,这时候见余藏锋把信递了过来,他抽出信,忍不住顺手就给余藏锋弯着的脑袋来了一下:“你乱瞅什么?!” 越想越气,他忍不住又给了一下: “老妈子似的!你就非要把我哪哪儿都瞅个遍?烦人!再乱瞅扣你的钱!乱瞅一次扣你十块钱!” 挨了这介于摸跟拍之间的两下,又被大帅威胁要扣薪水,余藏锋不难过,反而感觉忽然有束光照到了心里,叫他心里亮堂了不少。 他怎么突然给忘了? 他的大帅,性情里天然有一份不羁——不肯长久地羁縻于旧事,旧人,旧的感情;其中被丢下得最快的,就属那些会叫大帅不开心的旧东西。 当初大帅跟第一任太太李继贞刚成婚时,也是感情甚好,若忽略性别来打比,就比大帅近来跟顾德全也差不了许多。结果呢,李继贞一旦出了府,离了大帅眼前,没到半个月,除非有人刻意提起,大帅在日常生活里就再想不起这个人了。 暗自放松了地一笑,他发出口的声音却是愧疚又严肃:“对不起!大帅!藏锋错了!再也不敢乱看了!” 阎希平从鼻子里“哼”出了两道冷气,不再看他,拆开了信。 “儿廷芳跪禀”: “……此信寄出十五日前,大元帅方主动来电,邀廷芳前往朱律同县,共商和谈事宜。廷芳猜测,大元帅主动致电以求和谈的原因,在于革命军内部,对此次战争是否值得延续下去,有了不同的声音——适逢北方政府两大派系间矛盾激化,大战爆发,只在朝夕;相比双方因为种种误会和私仇酿成的一出有害无益的战争,北伐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真正有志于革命的青年来说,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以大元帅革命之决心、气魄之宏伟、加之革命军并不属于大元帅的私兵,若大元帅处处为一己仇怨打算,三军上下或将离心。廷芳以为,大元帅方面要求和谈的诚意为真,遂往同县赴约……” 没能坚持到看完,阎希平“刺啦!”一声撕了手里的信。 “逆子!混账!我怎么养出了这么一个蠢东西!” 余藏锋不晓得信上到底说了什么,只见阎大帅忽然撕了信,手抓起枕头,往地下用力掼去,脸都气红了,忙凑过去给他又是抚摸胸口顺气,又是劝解他。 “大帅!息怒,息怒啊,您的身体才刚刚好一点……” 阎希平呼呼地直喘,说不出话来。 他心里承认,阎廷芳后面说得有道理:双方讲和,对于他来说,也是好处比坏处更多。 他眼看着这仗越打,革命党人的数量就越多。那些年轻人仿佛是从心里推崇着大元帅。即便加入革命军所得的薪饷,跟加入他这一方军队所得的薪饷相比,简直少得可怜,他们还是信仰他们所信仰的,追随他们所追随的。 阎希平不懂革命,但是看得懂局势。再打下去,恐怕他手里剩下的这些兵都要保不住了。现在阎廷芳没有经过他的同意,接受了和谈,以及大元帅府堪称“改头而不换面”的收编,还办理了一个什么革命党的入党手续,虽然他第一不满阎廷芳又擅自行事、第二不满阎廷芳在信里说些他搞不明白的东西,但是,他从理智上,知道廷芳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起码队伍地盘都保住了,而代价只是给军队换个名号,改叫“金素革命新军”,总司令还是廷芳。 理智上晓得这正确,可感情上那一关过不去。这场战争,根本是完全违背了他意愿地开始,又再次违背他意愿地结束,仿佛只是为了带走一些或无辜或有责任的人,顺便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辉煌不可延续;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是“过了时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成为被时代抛下的一道旧影。 它还顺便带走了,他的德全。 阎廷芳夜晚到家,直接去了阎希平睡的主楼。 刚进入一楼大厅,他看见余藏锋正从楼梯上下来,便问道:“余副官长,干爹呢?睡了吗?他在哪儿?” 余藏锋在心里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