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给徐光启上上课  (第1/2页)
    有一个统计数字,这场大疫夺走20万京城人的性命,而京城当时的人口,估计在80万到100万。    也就是说,每四到五个人中,就死掉一人。    以至于瘟疫过后,京城之中黄昏人不敢出门。    每到暮色降临,大街上鬼影憧憧。    这“堪称是一场超级大瘟疫”,不但是士兵、小贩、雇工大批倒毙,京城连叫花子都找不到了。    更惨的是戍守京城的士兵们。    得病死的就不说了。    活着的,也有许多是患病之后扛过来的。    因为缺量,军民们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很差,患病之后,身体更是羸弱。    当时是崇祯十六年。    几个月后,李自成的大军就打到京城来了。    历史上李自成大军进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这本来就不太正常。    堂堂京城,有明一代两百多年的经营,根基深厚。    即便是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京城也不是那么好打下来的才对。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京城刚刚被鼠疫横扫过,十室九空。    京营将士死伤无算,活着的大多也是大病初愈,身体羸弱,没法打仗。    结果,被李自成给捡了便宜。    偏偏李自成不争气,进了城之后,就开始拷打百官,乱杀士绅,以至于失了人心。    在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天命所归,新朝必然是大顺的时候,被满清铁骑突然入关,给摘了桃子……    历史的车轮滚滚。    在必然之中,又有许多的偶然。    正是这些偶然因素,以及两百多年之后给汉儿们带来的屈辱,才会让人唏嘘不已,愤愤不平。    而现在,才是崇祯五年。    距离崇祯十六年,还有十一年时间。    此时的大明朝,虽然已经是迟暮之态,但能打的名将还不少,朝廷军队,正在全国各地追杀流贼,杀得各路反王们哭爹喊娘。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哪怕以徐光启的见识,也不觉得京城会有什么危险。    赵诚也不去解释为何一场大瘟疫能成为京师陷落的重要因素。    因为现在根本就解释不清楚。    “赵先生可有救世之法?”    徐光启朝着赵诚拱拱手,一脸诚恳。    “难。”    赵诚摇摇头,叹了口气。    “鼠疫现在已经开始爆发,必然会以急火之势,侵掠半个大明。朝廷的财政状况和组织能力,徐大人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    国库空虚,皇权不下乡,根本就无力组织百姓们抗灾。”    徐光启看着赵诚,更加地钦佩和赞赏了。    果然是世外高人。    他身为中枢大臣,对朝廷的状况自然是了如指掌。    赵诚能了解得这么清楚,那就很神奇了。    “赵先生人在宣府镇,一个小小百户官,却能尽知天下事。真是有当年诸葛孔明之范啊!人在茅庐中,躬耕于南阳,胸中却是有沟壑,能定下三分天下的大计。”    徐光启发自内心地赞叹。    他本来还想劝赵诚一句,最好慎言。    国库空虚这是众所周知的,私底下说说也没什么。    但“皇权不下乡”这种话,说出来可就有些忤逆了。    可再想想,赵诚这种世外高人,说出一些狂妄的话来,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也符合身份。    徐光启就闭口不言了。    赵诚这边,能被后世知名的大人物徐光启如此夸赞,心里还是有几分得意的,忍不住有些飘飘然。    徐光启对他的称呼,甚至都已经从赵百户,改成了赵先生了。    “徐大人过奖了。”    赵诚谦虚一句。    “鼠疫,在越是贫穷的地方爆发起来,后果就越是可怕。    我见到过有流民扒老鼠洞,跟老鼠抢食,甚至吃老鼠rou……    即便是明知道有鼠疫,想要禁止他们,又谈何容易?    他们不扒老鼠洞,不吃老鼠rou,当场就会被饿死,这是必然的事情。    可扒老鼠洞,吃老鼠rou之后,会不会立刻得鼠疫,却并不是必然的。”    赵诚的话,让徐光启心情十分地沉重。    “这么说,想要从根源上治理鼠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对朝廷来说,是无解的事情。因为两条路可走,朝廷都走不了。    一是让流民安定下来,有饭吃,有衣穿,让他们讲卫生,得了病及时隔离。二是……”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一下,目光有些阴翳。    “如同鞑子一般,杀无粮者!杀病弱者!只要有患病迹象的,一律杀了,烧了!”    明末大鼠疫,对大明打击极大,尤其是京畿一带,如同遭到重锤打击。    对满清影响却是极小。    最后,满清铁骑精神抖擞,由吴三桂领路,杀到京城来。    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