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1)屹立在雨中的清心 (第2/2页)
三天后御医来报,德妃脉搏顺畅、圆滑如珠,乃是喜脉。德妃是蒋皓羽在半年前入宫的一位妃子,若她能顺利诞下皇子,那将是蒋皓羽继位以来的第一个孩子。 今日早朝一片祥和,官员们先是感谢天神眷顾降福雨,再祝贺德妃怀上龙裔,皇室即将增添新成员,都是大喜之事。 然而,对于康家来说并非如此,康静成为皇后已有一年多,却一直未怀上龙裔,如今德妃进宫才半年就怀上了,令康家不得不担心康静能否生育。 让康逸与雅臻皇太后感到疑惑的是,蒋皓羽会在每月中旬的某几天宠幸妃子,日子固定而且从不会在妃子的寝房过夜,完事后会回到万寿殿休息,这对于一个身心健全的男人来说太不正常了。 二人早已尝试暗中派人调查万寿殿,但发现根本无从下手。万寿殿的侍卫、宦官和宫婢都不受后宫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殿内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制度由蒋皓羽定制。 蒋皓羽在军营生活时,军中每位重要将领都有自己专属的守卫和侍者,只效忠侍奉的将领,这是为了避免其中一位将领叛变,收买侍从把别的将领暗杀。 因此康逸与雅臻皇太后认为单独管理是蒋皓羽一贯的作风。 殊不知,蒋皓羽真正目的是为了清心能自由出入万寿殿,不管二人在寝殿内做什么,都无须担忧。现在在万寿殿侍奉蒋皓羽的人都是他的心腹,有些是军中的将领士兵,有些是他登基成为皇帝前的太监、宫婢,他能对他们绝对的信任。 自从清心宣告蒋皓羽是天神授予的大晋真命天子后,群臣的态度都有了变化,他们认为蒋皓羽是天命所归,那些平日不敢在朝上发声的官员渐渐主动支持蒋皓羽。 康逸本想利用蒋皓羽暴打李丞相一事大作文章,但无论朝内还是朝外,支持蒋皓羽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只要是他的进谏,只有少数康家党羽附和,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但在康逸看来,朝政议事主要以丞相表态制,遇事不决由丞相投票决定,虽说李丞相因灵山一事而辞官,但目前支持康家的还有三名丞相,仍占有优势。 “不知各位爱卿还有其他要事启奏?” 大殿上一片寂静,没人回应蒋皓羽的话。 “既然众爱卿没有其他要事启奏,那么朕就宣布一事,李丞相因身体原因辞官,而丞相一职乃是众臣之首,不得缺失,因此朕提议让前朝的翟长卿填补空缺。” 闻言,康逸立即走出列队,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蒋皓羽挑眉,他知道康逸必定会反对,“不知康丞相有何高见?” 翟长卿曾是康逸之友,亦是康家党羽。但在六年前,两人在是否修建运河一事出现了分歧,加上翟长卿早已看不惯康逸把持朝政,任意妄为,久而久之郁郁寡欢,便辞官回乡。 “翟长卿本就在乡休养,而且荒于朝政多年,今非昔比,回来永都马上担任要职,恐怕难以服众。” “翟长卿德高望重、奉公克己,担任丞相时亦得到许多人的赞赏与认同。而且翟长卿此前已在朝廷任职多年,即便回乡多年,回来后必定能胜任丞相之职。” 公孙光祚站出列队,说道:“陛下言之有理!根据微臣了解,翟长卿乃是饱读圣贤书之士,在前朝时亦得到先帝的认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足以胜任此职。”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公孙光祚话音一落,在列队后方的众多官员随即附和他的话。 蒋皓羽扬起嘴角,露出一抹冷笑,“翟长卿曾与康丞相是好友,亦提拔过几位优秀的人才。而且,梁爱卿与车爱卿不就是翟长卿提拔的吗?” “回陛下,是、是的...” 被提及的两人随即尴尬对视了一眼,他们都是康家党羽,当年确实受翟长卿提携才能当上朝廷官员,现在被蒋皓羽借题发挥感到十分不悦。 康逸一时无法反驳,翟长卿为人正直、勤恳,两人在兴趣爱好上有许多共同话题,是不可多得的好友,但在政见上却总有分歧。 此时大殿上一阵寂静,蒋皓羽看着列队后方支持自己的群臣大声问:“不知各位爱卿对朕的提议还有何异议?” “陛下英明,一切凭陛下定夺!” “好,很好!” 蒋皓羽与公孙光祚会心对视了一眼,现在在朝政上逐渐能掌握主导,不用再被康逸牵着鼻子走,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而站在一旁的康逸脸色暗沉,眉宇间露出凌厉的目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