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遇秀才  (第1/2页)
    船行多日,终于到了扬州。靠岸后众人忙着收拾行李打点车马,也没人管小白。看着那骑在马上的背影,正侧身隔着车窗与人交谈着。他踟蹰了一下,还是不告而别自去了。    至于贾琏怎么拜见林父,怎么安顿不消提。在林府住了几天,原本病体难支的林如海,反倒还日渐精神起来了。    这一日九月初九,扬州历来有重阳登高的风俗。家家户户蒸重阳糕沽菊花酒,寻岭登塔宴游辞青,很是热闹。    按说养病不宜出行折腾,不过林如海倒是兴致勃勃。众人见他精神不错,行动如常人,倒也没再劝阻。扬州多平地少丘陵,林如海父女并贾琏一起去了城郊的栖灵寺。    几人换小轿上了山,在栖灵寺不远处的亭中赏景歇息,这里能看到山脚的那一大片艳艳枫林。仆从们散远了些,只留一个丫头在旁侍候。    林黛玉摘下帷帽,亲自给林父倒茶。发现竟然是酒,不赞同道:“父亲身子还未大安,可不能饮酒。”又叫丫头换茶来。    林如海身子精瘦,头发花白了。只那一双眼是明烛似的亮,却又是一派宽和从容。他笑道,“我的病已经好了。这菊花酒清新绵柔,浅饮一杯不妨事。”    贾琏也笑道:“重阳酒是驱邪避灾,今日难得共度佳节,也祝姑父病愈安康,我敬姑父一杯。”    话是这么说,看林如海这情形却不大寻常。虽表面精神矍铄,喝了酒,面色还红润了些。风来枝头秋叶也摇曳,只怕难过冬。    黛玉也只得随他们了,三人吃过点心茶酒,又说了会儿话。    “这里风大,不宜久待,姑父与meimei不如回寺里歇歇。”贾琏道。先前早已派人去寺中捐了香油,洒扫好下脚处。他们预备在这歇一晚,毕竟一个病一个弱的,不至于太匆忙车马劳顿。    “琏哥哥说的是。父亲,我们去别处走走吧。”黛玉也有此意。看林如海兴致还高,又伴随在身侧絮絮说着,“父亲来过这里吗,我记得有一年重阳,我们去了天宁寺……”    “天宁寺呀,人多可真热闹。当时你还是个小不点儿呢……”    贾琏慢悠悠跟在后头,看着一向多愁善感的女孩儿都活泼了许多。现下也没事,而且人家难得父女天伦,他在的话,小姑娘撒娇可能还不好意思。    一行人进了寺门,贾琏嘱咐了小厮昭儿看顾好,就找个借口溜了。    殿中菩萨佛像不过寻常造物,没什么稀奇。这寺里都是些光头和尚,也没什么意思的。    贾琏百无聊赖往前头走,刚走过一处拐角,就正与人撞上。    “哎呦——”书生被他一撞,也不知踩中了个什么囫囵东西,直直坐了个屁股蹲。    “没事吧,兄台。”贾琏看他一脸懵的摊着两腿,有点想笑,又向地上的人伸出手。    那人抬头见着一个俊朗公子长身玉立。含笑看来,有如笼罩着秋日暖阳,让人不由自主的睁大双眼。他呆了一瞬,也搭上手借力站起。    一时只能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声,莫名有些慌乱,竟不敢直视那双晕着笑意的桃花眼。却又忍不住,眼神总往那人身上跑。    口中忙道,“没事,没事。是我不小心。”拍了两下衣服,又想起介绍。他弯腰作揖,朗声道:“在下苏誉,泰兴府学生员,今年二十有一,家住扬州城中西南宜泉坊。”    呵,这秀才也太呆了吧,啰啰嗦嗦一大串。贾琏好笑,也一拱手还礼。“贾琏。苏兄这是要往哪儿去呀?”    看这苏誉,一席半旧的月蓝色长袍,洗得干净稍稍泛白。腰间一抹素带描出清瘦腰身,还别了枝白瓣绿边的秋菊。面容清秀,却如同山涧清泉间的兰草,自有一股灵秀不俗的气韵。    “没,没什么,正要家去呢。”怎么还磕巴上了。他定定神,才如常向贾琏搭话,“重九佳节,贾兄是来寺中祈福吗?”    “陪家里人登高,暂在此处一歇。”贾琏笑笑,话又一转说道,“你这朵花品相不俗。想来,苏兄也是知花之人?”    “哪里。在下谈不上懂花,只是看着亲近。家母生前独爱花,种了不少珍花奇草。说来春有兰夏有荷,秋菊冬梅。所以不拘时节,看到了花花草草,我就忍不住拾取一二。”    说完苏誉又暗暗后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