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秘径_第一卷踏上西行之路第二十二章科学玄学一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踏上西行之路第二十二章科学玄学一家 (第1/1页)

    李淳风的父亲李播,本是个隋朝的小县尉,後来辞官回家当了道士,注释《老子》,撰写《天文大象赋》。

    这些喜好,让儿子李淳风深受影响,不知不觉偏了科,毕竟那时候,儒家经史才是正统。

    而且,李淳风还是一千多年前,预测日食现象,JiNg确到分的神人。

    历朝历代的史书典籍中,对日食的记载很多,从最早的大约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记载开始,基本上是一网打尽了。

    不过,日食的记载虽多,对於日食的预测却并不是很多,即使有预测,一般也就JiNg确到天。

    在唐初,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修的《戊寅元历》,但里边有纰漏,对日食月食的预测都不准,当时也有人提出过质疑,但都反驳了。

    唯独李淳风,一口气提18条,条条有理有据,李世民这才下令核实,也发现了李淳风是个人才。

    为了工作方便,李淳风重新改造了天文浑仪,即铜铸浑天h道仪。

    将古代的两重浑仪改为三重,最外为liuhe仪,中间是三辰仪,最内系四游仪。

    在外重liuhe仪与内重四游仪之间,嵌入了新的一重——三辰仪。

    三辰仪,圆径八尺,有璿玑规、h道规、月游规,天宿距度,七曜所行,并备於此,转於liuhe之内。

    可见三辰仪中有h道环、内赤道环,还有白道规,即表示月球轨道的规环。

    三辰仪也能旋转,它是为了实现按h道观测「七曜所行」而加上的。

    李淳风对浑仪的重大改革,让观测JiNg确了不少,让天文浑仪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并留下了一本,专门研究浑天仪的《法象志》。

    李淳风不仅是个天文学家,还是个数学家。

    唐朝为了培养专门的会计,增设了「明算科」,在国子监招收学习数学的学生。

    要教学生,自然需要教材。

    由此李淳风受沼,主持编修了《周髀算经》和《古算十经》。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教材,对後世东方数学影响巨大深远。

    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一直沿用到近代。

    李约瑟博士称其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着作注解」。

    在皇帝眼里,李淳风几乎是全能的。

    这边编修了数学教材,那边又有了编写「五代史」志的任务。这一写,又是十五年。

    等到能归隐的李淳风,也不停歇,继续写了《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着,获得了後人「听风师」的尊称。

    李淳风,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

    在他之前,对风力大小的描述一般都停留在无风、微风、小风、大风、狂风,这样b较模糊的描述。

    在《乙巳占》书里,李淳风根据树木受风影响,而带来的变化和损坏程度,创制了八级风力标准。

    即为,动叶,鸣条,摇枝,堕叶,折小枝,折大枝,折木飞砂石,拔大树和根。

    这b英国人蒲福,定出风级早了近1000年,当然,李淳风的《乙巳占》就是後来蒲福的重要参考资料。

    淳於现,一个Ga0艺术的,恰恰崇拜的是个科学家。

    而这个科学家,同时又是个,道教玄门高人。

    所以,世事无绝对。

    谁又能说,无法用已知理论解释的现象,一定是假的?

    可惜,很多世人无法解释的事情,还是通常被误解为不存在的骗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