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宛其人 (第1/1页)
晚间。 正典寺偏僻处,一处竹林围绕的小院。 小院里青石铺地,凉亭流水,三两翠竹,很是幽静。院内有屋舍三间,正中那间亮着暖光。 沈墨抬脚踏入屋舍,屋内陈设清雅素净,沈墨望着卧在榻上闭眼安神的身影,良久开口:“沈宛。” 沈宛睁眼,目光清明并无睡意,他淡眉桃目,眼角泛红,唇色却有些苍白,看清来人,微弯了弯嘴角:“小叔。”嗓音有些干哑。 如果于时述在场,可能要惊得掀桌了。虽然沈墨和沈宛是同一个姓氏,但从未有人联想过他们能有什么关系。原因无他,楚哀帝在位时,沈宛是沈丞相的嫡出公子,自幼长在京城,而沈墨是万寿四年才进京备考的考生,从未与沈丞相府有什么来往。大昭建国后,沈宛是前朝罪臣余孽,沈墨是助定远侯破城的功臣,更有云泥之别。 沈墨行至榻前,扯了张椅子坐下,把伤药放到沈宛身旁,观他脸色实在惨淡,难得没计较称谓的问题,语气清冷间带着温度:“沈宛,何苦呢?” 沈宛浅浅一笑:“小叔不必为我担心,现在这样就挺好。” “初三,重杖八十。初九,伤未愈,复行蛇鞭一百。十五至廿一,伤犹在,每日竹板五十。今日廿九,伤初愈,木桨八十。”沈墨毫不留情地戳穿他,“这叫好?” 沈宛被掀了底,也不羞恼,小心挪了挪身子,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正典寺哪里容得试刑倌臀上无伤呢?小叔身为典刑官,这个道理不比我清楚?再说了...我自幼习武,底子好着,挨几顿打算什么。” 沈墨头一次见挨打这么积极乐观的试刑倌,一时气极反笑:“别叫我小叔,沈某在京中无亲无故,不识这般扛揍的侄儿。” 沈宛却一本正经:“礼不可废。小叔不认侄儿,侄儿却不敢不认小叔,否则到了地下,老太爷也是要生气的。” 沈宛这话头转眼就要歪到十里开外,沈墨却不由着他,抬手就要去掀他被子。 沈宛今日挨了顿狠的,底下现在可光着呢!更何况......沈宛扯住被子败下阵来:“小叔!沈大人!有话好说!高抬贵手!” 不看也罢,验刑记录上写的清楚详尽。沈墨给沈宛留了面子,坐回椅子认真道:“告诉侯爷真相,你会好过很多。” 沈宛笑,“我是沈相的儿子,我受沈府庇佑长大,我父亲杀了他全家,这些都是真相。” “萧府火夜,是你救了他。”沈墨道。 沈宛:“我也只救下了他。” “他出京奔逃,是你钱财相助,暗中打点。” 沈宛:“那是我欠他的。” “义军攻城,是你偷得京城布防图,交与我转交给他。” 沈宛:“京城早晚都要破,少造杀孽罢了。” “你手刃了你兄长沈延,若我所料不差,你打算亲手弑父。” 沈宛:“我只是想给他们个痛快,”沈宛想起父亲有些怅然:“可惜,我还是晚了一步。” “沈府被围之前,你遣散了家奴,你本可以走的。” 沈宛:“我不能走,他需要一个复仇的对象。” 沈宛开口虚弱,语气却很坚定:“我走了,他该去恨谁?他若是知我行事,怕是恨都不能痛快去恨了。小叔,萧家事变那日我们就有过约定,我助你倾覆沈家,但你不可以把这些事情告诉子策。事到如今,我已践诺,你不能毁约。” 沈墨无言以对。 四年前,萧府火夜。 那夜,沈墨在书房温书,只听窗外一阵动静,沈宛扛着不省人事的萧子策从窗户翻了进来,见面就跪:“求小叔救萧小国公爷一命!” 沈墨那时刚中两榜进士,来京中时日不久,只以门生为由去沈府拜见过一两次,无人知晓他身世,他与沈宛也不相熟。沈宛张口就道小叔,沈墨着实一惊。况且他虽不知内情,却也知晓萧国公府谋逆一事。 沈墨谨觉,偏开半寸不受他的礼:“沈小公子请起,小公子怕是认错了人,在下京中无亲无故,况且,萧子策如今乃乱臣贼子,沈丞相奉命围剿,小公子带着罪臣来在下府中,意欲何为?” 沈宛却道:“我不光知晓您是小叔,还知小叔与我父有仇,”沈宛语速很快,“小叔不必知我如何探得此事,我父亲今夜屠尽萧国公府满门,子策必与沈家不死不休。您救子策,他必定与您同心协力,覆灭沈家。” 听沈宛言语,沈墨心思急转。沈墨父亲沈夜阑,与当今丞相沈沧海同属一脉,比沈沧海小两岁,按辈分,却是沈沧海的叔叔。当年沈沧海毒害沈夜阑孕中妻子,使其早产血崩而亡,沈墨也因胎中不足,从小体质寒凉。沈夜阑查出真相后,立誓杀妻之仇,与沈沧海不共戴天,随即带着刚出生的沈墨离开沈家,寻医问药,一走十六年。直到沈夜阑离世,死前告诉沈墨来龙去脉,要他为母报仇。于是沈墨进京科举,伺机倾覆沈氏。此事隐秘,父亲当年离去,抹去了所有踪迹,沈墨自诩隐藏得很好,沈宛如何会得知? 一时间疑云遍布,沈墨一针见血:“你既已知恩怨,又为沈氏中人,为何要来找我?又为何要救萧子策?” 沈宛正色:“萧国公府上世代为大楚鞠躬尽瘁,镇守边境,说他们通敌叛国,我第一个不信。小叔,今夜事出紧急,我身边无人可用,唯有您值得托付。” 沈墨冷笑,“不想沈沧海的儿子,还能有这份家国情怀。你是要脱离沈家,不愿与你父兄为伍了?” 沈宛摇头,神色有些悲怆:“乱世已现,皇朝必覆,我父亲乃当朝丞相,这些年把持朝纲党同伐异,弃民生于不顾,天下怨声载道,其罪罄竹难书。但沈宛从小身受沈家庇佑,享沈氏荣光,既无力阻拦父兄行径,待沈家覆灭之时,我自与父兄同罪。” 沈墨第一次认真打量沈宛,觉得京城第一公子的名头不是空xue来风。沈墨又问:“若有朝一日,他复仇归来,要亲手诛你满门,你当如何?” 沈宛惨然一笑:“我自等他,手刃我之日。” 那夜,沈墨答应看护萧子策,而沈宛请求不要提及自己,只请沈墨说是无意间救下了萧子策。 再看了那少年郎一眼,沈宛辞别沈墨,转身离去,再不回头。 三日后萧子策醒来,只当是沈墨救了自己。而后沈墨给萧子策钱财,助他出京奔逃,指点他加入义军,几年间书信往来,沈宛隐在暗中,萧子策只知沈墨。 几年间沈墨与沈宛早已熟韧,观沈宛行事如崖间起舞,全然不顾自身,沈墨劝过几回,沈宛却言他早已身祭修罗,如今不过暂留阳间,一心只待新朝建立,他便可舍身赴死。 义军破城之日,沈宛果真如他当初所言,稳坐相府,等萧子策去杀他。 后来,沈墨知晓沈宛未死,被萧子策关入正典寺,有心照看,便自请来做了典刑官。 …… 如今,沈宛还是笑:“我为臣不能忠君,为子倾覆家族,为弟亲手弑兄,为友...与他结下血海深仇。如此不忠不义不孝之徒,本早应以死谢罪,下修罗地狱受油烹火煎。我原等着他亲手杀我,他既然不让我死,如今我苟活于世,还能有给他出气这一点用途,已经很是知足了。” 沈墨看沈宛神情淡然,确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与萧子策之间,就是一团乱麻线,家国爱恨搅在一起,早就理不清了。 沈宛:“他对我做什么都可以,我乐意。”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他沈墨多管闲事了。 沈宛安慰沈墨:“你放心,他舍不得杀我,打打闹闹,情趣而已。” 沈墨替沈宛把脉,确认他虽气血有亏,身体却无大碍,无奈摇头告辞了。 罢了罢了,闲事少管,不如逗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